[发明专利]一种虾塘自动捕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015.X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佳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捕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捕捞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虾塘自动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枝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虾肉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据分析,每百克鲜虾肉中含水分77 克,蛋白质20.6 克,脂肪0.7 克,钙35 毫克,磷150 毫克,铁0.1 毫克,维生素A360 国际单位。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尼克酸等。虾皮的营养价值更高,每百克含蛋白质39.3
克,钙2000 毫克,磷1005 毫克,铁5.6 毫克,其中钙的含量为各种动植物食品之冠,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虾类的补益作用和药用价值均较高。
由于对虾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且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匮乏,对虾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我国对虾养殖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采用池塘的养殖方式,收成捕捞时一般人工进行捕捞,捕捞效率低,且人要走进塘中捕捞,会弄湿衣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虾塘自动捕捞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虾塘自动捕捞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由两个浮体通过钢管连接组成,所述的浮体上安装有机体,浮体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浮体的四个内角安装有塑胶管,前面两个塑胶管缠绕有导线并连接有铜线,所述的两根导线的一端分别与铜线连接,另一端接进机体内,其余塑胶管之间连有缆绳,缆绳及塑胶管之间设有渔网,使其三面形成网墙。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根铜线之间连接有一条绝缘绳。
进一步的,所述渔网的边缘绑在铜线上,使其形成捕捞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线的进水深度大于塑胶管进水深度且一直沉至塘底。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体内设有电源、plc控制器及信号接收器。
本发明的装置通过遥控器控制其在虾塘内作业时,铜线沉至塘底,通电源后铜线带电,将潜藏于泥沙中的虾电击赶出,虾受到电击即跳进渔网中,从而被捕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虾塘自动捕捞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廉,主要用于虾塘内养殖对虾的捕捞,自动化程度及捕捞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虾塘自动捕捞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由两个浮体1通过钢管2连接组成,所述的浮体1上安装有机体4,浮体1内安装有驱动装置3,所述浮体1的四个内角安装有塑胶管5,前面两个塑胶管5缠绕有导线6并连接有铜线7,所述的两根导线6的一端分别与铜线7连接,另一端接进机体4内,其余塑胶管5之间连有缆绳8,缆绳8及塑胶管5之间设有渔网9,使其三面形成网墙。
所述的两根铜线7之间连接有一条绝缘绳10。
所述渔网9的边缘绑在铜线7上,使其形成捕捞口。
所述的铜线7的进水深度大于塑胶管5进水深度且一直沉至塘底。
所述的机体4内设有电源、plc控制器及信号接收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佳,未经梁文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黄斑篮子鱼无损捕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大闸蟹捕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