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制聚乙烯蜡、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方法和精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973.5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宝;张正春;苑冰;王万君;杨恩辉;周佰业;邵润鹏;姜随纲;何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6/00 | 分类号: | C08F6/00;C08F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梁文惠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蜡 精制 精制装置 粗品 正构烷烃 软化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制聚乙烯蜡、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方法和精制装置。该精制聚乙烯蜡包括聚乙烯蜡和轻组分,轻组分的重量含量小于0.5%。该精制聚乙烯蜡中作为轻组分的正构烷烃含量小于0.5%,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精制聚乙烯蜡中轻组分含量大大降低,因此可以使该精制聚乙烯蜡的外观有所改善,软化点有所提高,进而能够拓宽聚乙烯蜡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蜡的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精制聚乙烯蜡、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方法和精制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蜡DE相对分子量在1000~5000左右,具有粘度低、软化点高、硬度好等特点。在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聚合单体与催化剂在溶剂中接触并发生聚合反应,当催化剂在釜式反应器内“走短路”时则会聚合生成分子量小于10000的低聚物——聚乙烯蜡,其含有15%的正构烷烃(即轻组分),在下游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严重限制了聚乙烯蜡的应用领域。且由于该部分正构烷烃的存在,导致聚乙烯蜡产品软化点低,质量不稳定。
目前,国内精制工艺多为高温减压闪蒸,提纯效率低,轻组份含量高,产品颜色差,并且含有金属离子,提出的轻油质量差。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方法将粗聚乙烯蜡中含有的15%轻组份进行有效脱除处理,提高聚乙烯蜡产品软化点及外观,提升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得到高端聚乙烯蜡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制聚乙烯蜡、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方法和精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精致聚乙烯蜡轻组分含量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精制聚乙烯蜡,包括聚乙烯蜡和轻组分,轻组分的重量含量小于0.5%。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精制聚乙烯蜡不具有金属离子,优选精制聚乙烯蜡的软化点为100~105℃,更优选精制聚乙烯蜡的杂质颗粒<10个/cm3。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方法,该聚乙烯蜡粗品中轻组分重量含量为5~15%,精制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蒸汽对聚乙烯蜡粗品进行汽提,得到分离的初提聚乙烯蜡和混有轻组分的蒸汽;步骤S2,对初提聚乙烯蜡进行脱水处理,得到精制聚乙烯蜡。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步骤S1中蒸汽为125~145℃的水蒸气。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步骤S1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利用125~145℃的水蒸气对聚乙烯蜡粗品进行汽提4~10h,水蒸气与聚乙烯蜡粗品的质量比例4:1~1:1,其中搅拌在常压下进行,且搅拌的搅拌速率为60~100r/min。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步骤S2在对初提聚乙烯蜡进行脱水处理之前还包括对初提聚乙烯蜡进行过滤的步骤,优选过滤的精度为,60~200目。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脱水处理包括:对初提聚乙烯蜡在-0.1~-0.05的压力以及125~1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的速率为60~100r/min;搅拌6~12h后停止搅拌沉降4~8h后得到精制聚乙烯蜡。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精制方法还包括:对混有轻组分的蒸汽依次进行冷却和油水分离,得到轻组分副产品。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乙烯蜡粗品的精制装置,精制装置包括:脱轻设备,具有用于汽提的汽提腔,汽提腔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脱轻聚乙烯蜡出口;蒸汽供应设备,与蒸汽进口相连;以及脱水设备,与脱轻聚乙烯蜡出口相连。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蒸汽供应设备包括汽液分离器,汽提腔内设置气体分布器,汽液分离器与气体分布器相连,优选汽液分离器为多级挡板式汽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优选上述汽提腔内和/或脱水设备内设置有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