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961.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2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制剂 鼻塞 制备 中药材 治疗 发明中药制剂 中药技术领域 急慢性鼻炎 薄荷 成品制剂 制备工艺 鼻窦炎 配套的 柴胡 黄芩 桔叶 山蓟 烟根 知母 甘草 龙眼 防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有木兰、独椹、山蓟、防风、菜耳、蚱蟟皮、沿阶草、黄芩、知母、薄荷、柴胡、龙眼根、芦桔叶、山烟根、甘草等多味中药材。这些中药材通过本发明与之配套的制备工艺制成成品制剂,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快速治疗鼻塞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鼻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环境的改变、空气的变化,而使身体不适,造成鼻塞的发生,其成因只要是身体的调节不当,脾肺问题所致,本发明针对这一问题从调节身体触发进行治疗鼻塞,以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鼻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以重量份标示的该中药组方为:
木兰15-40份、独椹16-30份、山蓟8-18份、防风9-21份、菜耳15-36份、蚱蟟皮12-24份、沿阶草11-23份、黄芩9-21份、知母8-18份、薄荷5-11份、柴胡9-19份、龙眼根9-21份、芦桔叶8-18份、山烟根7-17份、甘草8-14份。
在实践中优选出来的具有最佳疗效的3个组方配比分别以重量份标示如下:
配比1:木兰29份、独椹23份、山蓟13份、防风15份、菜耳21份、蚱蟟皮18份、沿阶草17份、黄芩15份、知母13份、薄荷8份、柴胡14份、龙眼根15份、芦桔叶13份、山烟根12份、甘草11份。
配比2:木兰32份、独椹24份、山蓟14份、防风13份、菜耳20份、蚱蟟皮17份、沿阶草16份、黄芩14份、知母12份、薄荷9份、柴胡13份、龙眼根16份、芦桔叶15份、山烟根13份、甘草12份。
配比3:木兰36份、独椹22份、山蓟12份、防风16份、菜耳24份、蚱蟟皮19份、沿阶草18份、黄芩16份、知母12份、薄荷8份、柴胡13份、龙眼根14份、芦桔叶12份、山烟根11份、甘草12份。
与本发明中药组方相配套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各味中药材;
(2)、将木兰、独椹、山蓟、山烟根、黄芩,分别粉碎,混合后加5-8倍重量的浓度为60-70%乙醇,浸泡10-18小时,回流煎煮,提取2次,每次2-6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1.3的浓缩液,备用;
(3)、将防风、菜耳、蚱蟟皮、沿阶草、知母、薄荷、柴胡、龙眼根、芦桔叶、甘草分别粉碎,混合后加入7-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三次,每次1-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
(4)、将步骤(2)和(3)中制得的浓缩液合并,混合均匀,继续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1.35 的稠膏,即为中药浸膏;
(5)、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将步骤(4)所得中药浸膏制成临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如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酊剂、散剂、糖浆剂等剂型。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原材料的性质特点及功用:
木兰: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独椹: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独椹或膜荚独椹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娟,未经刘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