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4692.X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立;汤小俊;于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6;H01Q1/44;H01Q1/24;H01Q5/1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装置 以及 移动 通信 设备 | ||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谐振天线以及第二谐振天线;
所述第一谐振天线包括
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背板和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环绕所述金属背板;以及
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壳体合围形成非闭合的腔体,所述金属片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开口部和至少一间隙;
所述第二谐振天线位于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二谐振天线包括
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以及
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向所述辐射单元耦合馈电;
所述耦合单元上包括与馈电单元连接的馈入端,从而通过馈电单元获得激励电流,激励第一谐振天线谐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外周具有与所述金属壳体相邻的四边,其中一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开口部,其余三边中的至少一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余三边各自与相邻的局部所述金属边框之间形成一间隙。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单元包括相连的第一带状导线和第二带状导线;
所述第一带状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带状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带状导线与所述金属壳体耦合,所述第一带状导线上包括一馈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相连的第三带状导线、第四带状导线,以及第五带状导线,所述第五带状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带状导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带状导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金属壳体,所述第三带状导线、第四带状导线和第五带状导线形成U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天线还包括一绝缘基片,设置在所述开口部,所述绝缘基片承载所述辐射单元和耦合单元。
7.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装置和电路板;
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谐振天线以及第二谐振天线;
所述第一谐振天线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背板和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环绕所述金属背板;以及
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壳体合围形成非闭合的腔体,所述金属片的外周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开口部和至少一间隙;
所述第二谐振天线位于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二谐振天线包括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金属壳体连接;以及
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向所述辐射单元耦合馈电;
所述电路板通过馈电单元连接所述耦合单元;
所述耦合单元上包括与馈电单元连接的馈入端,从而通过馈电单元获得激励电流,激励第一谐振天线谐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外周具有与所述金属壳体相邻的四边,其中一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开口部,其余三边中的至少一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余三边各自与相邻的局部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开口部、间隙之间相互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单元包括相连的第一带状导线和第二带状导线;
所述第一带状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带状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带状导线与所述金属壳体耦合,所述第一带状导线上包括一馈入端。
11.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单元由带状导线组成,
所述辐射单元的带状导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谐振天线工作频段波长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未经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6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