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型材热拉伸旋转矫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3586.X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洒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洒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型材 矫直 热拉伸 拉伸 夹具 两端横截面 截面形状 快速加热 三点弯曲 生产效率 塑性变形 压力矫直 夹持端 截面法 延长轴 轴旋转 重合 夹持 空冷 拉紧 炉冷 卸载 保温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型材热拉伸旋转矫直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截面形状选择夹具,将钛合金型材两端夹持于矫直机上;在钛合金型材延长轴方向拉伸,保持型材两端拉紧;将钛合金型材均匀快速加热至矫直温度之后保温;在保持拉力情况下,以截面法向为轴旋转,使型材两端横截面重合角度差值为‑2°~0°;保持旋转角度,缓慢拉伸使型材发生轻微塑性变形,随后保持拉力;将钛合金型材炉冷或空冷至室温;型材夹持端卸载,完成矫直。采用本发明矫直后的钛合金型材,不平度不大于0.65×(L/300)mm,扭拧度不大于2°。同时解决了无法对大扭拧度型材矫直的问题,且比三点弯曲压力矫直方法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型材热拉伸旋转矫直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对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钛合金型材两端施加拉力并同时旋转从而矫正其平直度及扭拧度的矫直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钛合金型材是一种近终形的半成品,不需加工或经过少量加工后可直接做为构件使用,具有结构效益高的特点,对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铝合金型材或钢型材,钛合金型材应用领域需求的单品种数量少,但牌号、截面形式及规格尺寸多,因此,具备加工效率高、生产灵活等特点的挤压法是目前国际上制备钛合金型材的主流方法。在对钛合金锭坯进行挤压时,由于金属流动过程中在型材横截面上各位置经历的距离不同,导致型材横截面各处的金属流动速率差异较大,最终使挤出的制品通常存在严重的弯曲及扭拧,仅通过模具结构优化设计无法完全消除上述弯曲及扭拧,因此,必须对挤出的钛合金型材进行矫直。
钛合金型材的室温屈服强度通常为700MPa~1000MPa,弹性模量通常90GPa~130GPa,高屈服强度及低弹性模量使钛合金型材矫直时变形抗力大、回弹大,难以矫直。目前,金属材料型材、丝棒材的矫直方法有三点弯曲压力矫直方法、辊式矫直方法、张力矫直方法。三点弯曲压力矫直方法尽管能够提供较高的弯曲矫直精度,但无法对扭转严重的型材进行矫直,并且该方法需要对整根型材分段逐段矫直,矫直效率较低,矫直之后会存在较大的分布不规律的内应力。若采用三点弯曲压力矫直后的钛合金型材用于航空航天重要零件时,局部机加工后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变形。辊式矫直方法是钢型材常用的矫直方法,但钛合金型材相对钢型材,单一品种用量较少,规格及截面种类较多,辊式矫直方法需要为每个规格及截面类型的型材设计一套孔型,用于钛合金型材矫直生产灵活性差。此外,为了降低变形抗力,钛合金型材需要在高温下矫直,高温条件下矫直辊与钛金属表面易发生粘接。张力矫直方法目前常用于丝棒材矫直,尚未针对钛合金型材扭转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完善的钛合金型材矫直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型材热拉伸旋转矫直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挤压之后钛合金型材制品的弯曲和扭转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钛合金型材热拉伸旋转矫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截面形状选择夹具,将钛合金型材两端夹持于矫直机上;
(2)在钛合金型材延长轴方向拉伸,保持型材两端拉紧;
(3)将钛合金型材加热至矫直温度之后保温;
(4)在保持拉力情况下,以截面法向为轴旋转,使型材两端横截面重合角度差值为-2°~0°;
(5)保持旋转角度,缓慢拉伸使型材发生轻微塑性变形,随后保持拉力;
(6)将钛合金型材炉冷或空冷至室温;
(7)型材夹持端卸载,完成矫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洒,未经肖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