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反渗透浓水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3366.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清;郝晓霞;蒋广安;马传军;郭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浓水 无定形硅铝 活性炭 预处理 核壳结构 浓水 去除 催化剂 过滤 炼油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 臭氧催化氧化 生物处理系统 臭氧利用率 含过渡金属 残余臭氧 过滤处理 可生化性 生化处理 稳定处理 稀土金属 稳定池 悬浮物 出水 降解 水中 废水 分解 水质 | ||
1.一种炼油反渗透浓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1)过滤处理:调节反渗透浓水的pH值为9-13,过滤去除反渗透浓水中的悬浮物;
(2)臭氧催化氧化:过滤后浓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所述催化剂包括下述核壳结构组分,该核壳结构组分是以活性炭为核,以含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的无定形硅铝为壳,以活性炭和无定形硅铝的重量为基准,活性炭占10%-70%,无定形硅铝占30%-90%;
(3)稳定处理:氧化出水进入稳定池,使水中残余臭氧分解,再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反渗透浓水的pH值调节为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剂中,过渡金属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4和5周期的非贵金属;所述的稀土金属为镧、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活性炭的粒度为150目-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的无定形硅铝中,以无定形硅铝的重量为基准,氧化硅的含量为10%-90%,优选为3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15%,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15%,活性炭和无定形硅铝的含量为70%-98%。
6.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150目-300目活性炭打浆;(2)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硅铝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复合物的成胶过程中引入步骤(1)得到的活性炭浆液;(3)步骤(2)得到成胶后的物料进行老化、过滤、洗涤、干燥;(4) 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制成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制成催化剂至少采用下述方法之一:
A、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
B、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成型,经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
C、将步骤(3)所得的物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然后再经成型,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活性炭为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或煤基活性炭;颗粒度150-300目,比表面积500-3000m2/g,孔容0.5-1.8cm3/g,平均孔半径1-1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活性炭打浆采用加水、低碳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打浆,其中低碳醇为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活性炭先采用糖类处理,然后进行打浆;所述的糖类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糖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糖类用量占活性炭重量的2%-5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处理活性炭是将糖类直接与活性炭混合,或者将糖类溶于溶剂中再加入活性炭,其中的溶剂为水、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糖类处理活性炭时,其液固体积比在10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共沉淀法制备无定形硅铝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成胶过程是酸性物料和碱性物料的中和反应过程,成胶过程采用酸碱连续中和滴定的方式,或者采用两种物料并流中和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