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02830.0 | 申请日: | 201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泾县麦蓝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F25D25/02;F25D1/00;F25D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24253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冷却装置 手环 智能 冷却箱体 冷却效率 伺服电机 固定座 转轴 从上至下 大皮带轮 弧形滑轨 螺栓连接 依次连接 冷风机 平皮带 旋转体 耗能 内壁 丝杆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的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包括有冷风机、弧形滑轨、旋转体、固定座、第一转轴、大皮带轮、第一轴承座、平皮带、第二轴承座、冷却箱体等;冷却箱体左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伺服电机、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之间安装有丝杆,伺服电机的下方设有第四转轴。本发明达到了装置的结构简单、装置的操作简单和冷却效率高的效果,固定座上可以固定大批的智能手环,也使得冷却的效率极大地提高,并且耗能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冷却,指使热物体的温度降低而不发生相变化的过程。
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冷却效率高的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的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智能手环批量冷却装置,包括有冷风机、弧形滑轨、旋转体、固定座、第一转轴、大皮带轮、第一轴承座、平皮带、第二轴承座、冷却箱体、小皮带轮、冷却叶片、连接杆、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三锥齿轮、伺服电机、第四转轴、第四锥齿轮、第四轴承座、弹性件、螺母、丝杆、第五轴承座、支杆和滑块,冷却箱体左内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伺服电机、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之间安装有丝杆,伺服电机的下方设有第四转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四转轴连接,第四转轴上通过花键的连接方式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四转轴的底端与丝杆的顶端焊接连接,丝杆上设有螺母,丝杆与螺母配合,螺母右侧焊接连接有弹性件,冷却箱体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支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支杆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上滑动式设置有滑块,弹性件的右端与滑块左侧焊接连接,滑块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冷风机,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平键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大皮带轮,第一转轴的顶端焊接连接有旋转体,旋转体的外围焊接连接有固定座,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通过平键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小皮带轮和第一锥齿轮,并且小皮带轮设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小皮带轮与大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二转轴中部焊接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设于小皮带轮和第一锥齿轮之间,连接杆的外端焊接连接有冷却叶片,冷却箱体内顶部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左右两端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有第三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并且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冷却箱体左右壁的中部对称式开有通孔。
优选地,旋转体上开有六边形孔,六边形孔的孔深与旋转体的厚度相等,六边形孔的钻孔方式为机械钻孔。
优选地,还包括有冰槽,冷却箱体内底部放置有冰槽,冰槽放置于支杆和第一轴承座之间,冰槽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旋转体的材质为木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泾县麦蓝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泾县麦蓝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