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在轨基准星的辐射定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570.7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轩;谭伟;赵占平;齐文雯;刘薇;李方琦;李岩;高慧婷;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星 辐射定标 遥感器 漫反射板 辐射传输路径 地心坐标系 太阳光反射 传递链路 大气条件 定标系数 出射角 入射角 太阳光 太阳 定标 轨基 入瞳 辐射 统一 | ||
1.一种基于在轨基准星的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立太阳在地心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运动方程,得出太阳的位置矢量RSUN和速度矢量VSUN;
(2)建立基准星和待定标遥感器在地心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运动方程,分别得出基准星的位置矢量RJZ和速度矢量VJZ,以及待定标遥感器的位置矢量RRS和速度矢量VRS;
(3)根据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计算基准星和待定标遥感器的距离ΔS1以及太阳和基准星之间的距离ΔS2;
(4)根据步骤(3)得到的太阳到基准星的距离ΔS2,依据普朗克定律,计算入射到漫反射板表面的辐亮度LSR;
(5)根据步骤(4)得到的辐亮度LSR,依据朗伯余弦定律,计算漫反射板反射的辐亮度LREF;
(6)根据步骤(2)得到的空间位置运动方程,计算Δt后基准星与待定标遥感器的距离ΔS′1,依据点目标成像要求,确定基准星定标弧段;
(7)根据步骤(5)得出的太阳辐亮度值和步骤(6)确定的基准星定标弧段,建立遥感器输出DN值与入瞳辐亮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绝对辐射定标系数,完成定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在轨基准星的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后再包括步骤(8),根据步骤(7)基准星在轨定标过程,初步分析基准星在轨辐射定标不确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在轨基准星的辐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太阳在地心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运动方程,得出太阳的状态向量RSUN,VSUN具体如下:
a)将给定的日期换算成儒略世纪数
T=(JD-2451545.0)/36525
JD=int(365.25·(y+4716))+int(30.6001·(m+1))+d-int(y/100)+int(int(y/100)/4)-1522.5
式中,T表示儒略世纪数,JD表示儒略日数,y表示年号,m表示月号,d表示日期数;
b)根据步骤a)得出的儒略世纪数,计算太阳相对地心的相对运动近似椭圆轨道:椭圆的偏心率e,平近点角M,太阳几何平黄经Lo,太阳中心差C,真近点角V表示如下:
e=0.016708617-0.000042037·T-0.0000001236·T2
M=357.5291°+36000.76983°·T+0.0003032°·T2
Lo=280.46645°+36000.76983°·T+0.0003032°·T2
C=(1.914600-0.004817·T-0.000014·T2)·sin(M)+(0.019993-0.00101·T)·sin(2M)+0.00290·sin(3M)
V=M+C;
c)根据步骤b)得出的轨道根数,建立太阳在其近焦点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运动方程,以太阳的状态向量(RS,VS)表示:
Rs=a·(1-e2)/(1+e·cos(V))·[cos(V);sin(V);0]
Vs=(u/h)·[-sin(V);e+cos(V);0]
其中,RS、VS分别为太阳在近焦点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为轨道半长轴,u=G·(Me+Ms)为地日引力参数,表示角动量;
d)计算从太阳近焦点坐标系到地球地心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式中,γ为太阳轨道倾角,α=arctan(cos(γ+0.00256°·cos(σ))sin(ξ)/cos(ξ))为太阳轨道升交点赤经,β=arcsin(sin(γ+0.00256°·cos(σ))·sin(ξ))为太阳轨道近地点幅角,σ=125.04°-1934.136°·T及ξ=Lo+C为两个轨道修正量;
e)根据步骤c)得出的太阳近地点坐标系状态向量和步骤d)得出的坐标系变换矩阵,建立太阳在地球地心坐标系中空间位置运动方程,得出太阳的位置矢量RSUN和速度矢量VSUN为:
Rsun=Conv·Rs
Vsun=Conv·V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5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