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439.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林;邹任玲;胡秀枋;安美君;赵展;肖凯;张向学;刘吉永;丁瑞丰;高大地;姜月;王燕;王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1/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爬行 脊柱 康复训练 装置 | ||
1.一种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运动角度调节机构、联动爬行运动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摆尾运动机构;运动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底架上,联动爬行运动机构和腹部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运动角度调节机构上,并可在运动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一起倾斜一个角度,摆尾运动机构与腹部支撑机构相连并可带动联动爬行运动机构的后部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角度调节机构包括:
转动机架,通过机架转轴与底架相连,并与腹部支撑机构及联动爬行运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指针盘;
蜗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设置在底架上,并与底架固定连接;
弧形齿条,与蜗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传动相连,并与腹部支撑机构传动相连;可带动转动机架和腹部支撑机构一起转动倾斜一个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爬行运动机构包括:
运动面板支架,安装在运动角度调节机构上;
上肢爬行支撑型材,共两根对称设置在运动面板支架前部的左右两侧并与运动面板支架固定连接;
下肢爬行支撑型材,共两根对称设置在运动面板支架后部的左右两侧并与运动面板支架活动连接;
上肢直线导轨,共两根分别固定在两根上肢爬行支撑型材的内部底板上;
下肢直线导轨,共两根分别固定在两根下肢爬行支撑型材的内部底板上;
上肢滑块,共两块分别与两根上肢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下肢滑块,共四个,分两组左右设置,每组两个下肢滑块前后设置,分别与两根下肢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上肢把手,共两个分别与两块上肢滑块固定连接;
下肢腿托,共两个分别与两组下肢滑块固定连接;
联动驱动机构,共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的上肢爬行支撑型材和下肢爬行支撑型材内,并分别与相应侧的上肢滑块、下肢滑块传动相连;一侧的联动驱动机构可带动同一侧的上肢滑块、下肢滑块同步运动,进而带动同一侧的上肢把手和下肢腿托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支撑机构包括:
腹部支撑板,安装在运动角度调节机构上;
滚珠丝杠模组,安装在腹部支撑板下方,并可带动腹部支撑板前后移动;
腹部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腹部支撑板上方;
腹部直线导轨滑块,与腹部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腹部推杆安装块,固定连接在腹部直线导轨滑块上,并与滚珠丝杠模组传动连接;
左、右套筒,对称设置在腹部推杆安装块上的左右两边,并与腹部推杆安装块固定连接;
电动推杆,设置在腹部推杆安装块的中间,并与腹部推杆安装块固定连接;
腹部上支撑板,设置在电动推杆和左、右套筒上端,并与电动推杆和左、右套筒固定连接;
腹部托板,设置在腹部支撑板上方,并与腹部支撑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尾运动机构包括:
摆尾传动机构固定板,固定在腹部支撑机构上;
摆尾传动机构,安装在摆尾传动机构固定板上,并与联动爬行运动机构传动相连,可带动联动爬行运动机构的后部左右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4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