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2202.2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6;B29C45/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路向南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 塑料 注射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它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联反应而固化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然而,现有的多数注射成型模具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热固性塑料在未完成注塑成型时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注塑成型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且浪费了大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克服现有注射成型模具在使用热固性塑料成型时在未完成注塑成型时就已经产生固化现象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座板,定模座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流道衬套,定模座板的底部设置有型芯固定板,定模座板与型芯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型芯,型芯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柱固定板,导柱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动模座板,导柱固定板与动模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复位杆,定模座板和导柱固定板中都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热元件。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柱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根依次穿过型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的导柱。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模座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依次穿过导柱固定板和型芯固定板的拉料杆。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模座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根依次穿过导柱固定板、型芯固定板和型芯的推料杆。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流道衬套上设置有定位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通过在靠近型腔附件的地方设置若干个加热元件,使得热固性塑料在流道内连续成型作业,始终保持熔融流动状态且不固化,不产生浇注系统废料,节省原材料,塑料不但不会固化,而且具有适宜的粘度,保证注射成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定模座板;2、主流道衬套;3、型芯固定板;4、型芯;5、导柱固定板;6、动模座板;7、复位杆;8、加热元件;9、导柱;10、拉料杆;11、推料杆;12、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座板1,定模座板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流道衬套2,定模座板1的底部设置有型芯固定板3,定模座板1与型芯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型芯4,型芯固定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柱固定板5,导柱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动模座板6,导柱固定板5与动模座板6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复位杆7,定模座板1和导柱固定板5中都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加热元件8。
其中,导柱固定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根依次穿过型芯固定板3和定模座板1的导柱9。动模座板6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依次穿过导柱固定板5和型芯固定板3的拉料杆10。动模座板6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根依次穿过导柱固定板5、型芯固定板3和型芯4的推料杆11。主流道衬套2上设置有定位圈12。
该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通过在靠近型腔附件的地方设置若干个加热元件8,使得热固性塑料在流道内连续成型作业,始终保持熔融流动状态且不固化,不产生浇注系统废料,节省原材料,塑料不但不会固化,而且具有适宜的粘度,保证注射成型的顺利进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上表面齐平的功率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功率MOS管的散热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