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型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1248.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吕文玉;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B01D53/18;C02F101/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3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药装置 反应器 催化剂柱 电极板 分隔室 电催化氧化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正极 负极 倒极装置 推流式 分隔 废水 反应器内腔 长链分子 管道连接 交错排列 可生化性 生化处理 尾气吸收 直流电场 有机物 电极 成短链 出水管 结构键 进水泵 输送泵 投加口 吸入口 降解 进水 尾壁 向内 打断 尾气 两极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型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有废水进水泵、反应器、出水管、倒极装置、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反应器内含N个电极板、N个催化剂柱板,反应器由N个电极板将反应器内腔由头至尾分隔成N+1个分隔室,N个电极板按正极、负极交错排列,前N个分隔室内均安装有催化剂柱板,第N+1分隔室的尾壁向内倾斜,所述倒极装置的两极分别接N个电极的正极和负极,所述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通过输送泵与反应器的PAC、PAM的投加口连接,所述各分隔室顶部均设有尾气吸入口与尾气吸收装置的尾气吸收管道连接。本发明通过直流电场的作用在催化剂柱的协同作用下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毒性较大的有机物的结构键打开,或将长链分子打断成短链分子、CO2、H2O等,从而降低其毒性,提高其B/C,使其可生化性大大增强,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进水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废水、污水或泥浆的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型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该方法基于推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与电氧化法的基础,将工业难降解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或CO2、H2O,有效降低了工业废水的CODCr,提高了废水的B/C,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使为后续生化系统提供稳定进水水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采用物化预处理法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废水经过预处理之后,废水中的有毒类、难降解类含量会有所降低。常规的物化预处理法包括氧化剂投加和高级氧化法,常用的氧化剂有O3,H2O2,NaClO等,但这些氧化剂存在氧化能力较弱、添加量较大、易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更多的工业废水处理时采用高级氧化法,应用较广的包括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电催化氧化法等。
工业废水经过高级氧化法后CODCr、BOD5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使B/C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当预处理后废水的B/C>0.3时,微生物对该废水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本发明以提高工业废水的可生化能力为目标,以催化氧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其CODCr,提高工业废水的B/C,从而为后续生化系统提供稳定进水水源,同时在处理一些低浓度有机废水时能直接将CODCr处理至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物型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降低工业废水CODCr,提高其B/C,从而增强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系统提供稳定水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生物型推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废水进水泵、反应器、出水管、倒极装置、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其中:
所述反应器内含N个电极板、N个催化剂柱板,反应器由N个电极板将反应器内腔由头至尾分隔成N+1个分隔室,N个电极板按正极、负极交错排列,前N个分隔室内均安装有催化剂柱板,第N+1分隔室的尾壁向内倾斜,所述反应器第1个分隔室的下部设有与废水进水泵相连的进水口,所述反应器第N+1个分隔室的上部设有出水管、另设PAC、PAM的投加口,所述各分隔室顶部均设有尾气吸入口;
所述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分别内含搅拌器;
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含尾气吸入口、冷凝器、罐体及喷淋器,罐体上部设有净化气排出口,罐体下部设有吸收液排放口,所述吸收液为碱液;
所述倒极装置为直流电的正、负极切换器;
所述倒极装置的两极分别接N个电极的正极和负极,所述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通过输送泵与反应器的PAC、PAM的投加口连接,所述各分隔室顶部均设有尾气吸入口经总管后通过冷淋器与尾气吸收装置顶部设有输入口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