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9434.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宇;史梦竹;傅建炜;何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大量 饲养 绿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的一种饲养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小绿叶蝉的室内大量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茶小绿叶蝉,属半翅目叶蝉科( Cicadellidae ),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该虫主要为害茶树芽叶,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尖叶缘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正常年份夏秋茶损失达10%~15%,而重灾年份茶叶损失高达50%以上。
茶小绿叶蝉为多食性害虫,有相关报道表明茶小绿叶蝉除危害茶叶外,还可危害豆类、禾本科杂草、林木等植物。该虫每年发生代数主要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在长江流域,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9~11代,华南11~13代,海南可高达17代以上。因此,很有必要制定出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策略,从而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而室内大量饲养技术的建立有利于进行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技术研究。
茶小绿叶蝉个体小,体长2~3mm,身体又十分脆弱,若虫移动迅速,成虫善于跳跃和短距离飞行,卵产于茶叶组织内部,茶小绿叶蝉这些生活特性给室内大量饲养带来很多困难,进而阻碍了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目前,尚无茶小绿叶蝉大量饲养方法的文献报导,而要从田间直接人工捕捉大量茶小绿叶蝉实属不易。从前人茶小绿叶蝉饲养方法来看,主要采取活体茶叶饲养法(发明专利201310402498.X)和水培抽芽饲养法(发明专利201310212692.1)。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其局限性,从而不能达到大量饲养的目的。其中,活体茶叶饲养法需采用特定的装置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饲养5头以内的茶小绿叶蝉。水培抽芽饲养法的特点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茶树抽芽作为小绿叶蝉长期的食物来源,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饲养少量茶小绿叶蝉,因为当茶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增多,茶树抽芽的速度远不及茶小绿叶蝉的为害速度,甚至茶枝已经枯萎,嫩梢还没抽出来。因此发明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小绿叶蝉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茶小绿叶蝉室内大量饲养的方法,为了实现本目的,拟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饲养前准备:① 茶树嫩梢:田间剪取茶叶嫩梢(枝条保留8~9个叶片,茎杆已木质化,顶部有嫩芽),带回室内用清水清洗一遍,下部茎杆(木质化端)插在水中;6天后茶树嫩梢携带的茶小绿叶蝉卵将完全孵化,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洗掉茶树嫩梢上的茶小绿叶蝉若虫。该做法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对茶小绿叶蝉生长的影响,同时避免室外种群带入室内种群中。②茶树嫩梢固定基质:采用花泥水培,将花泥切成2cm×6cm×6cm的长方形,将花泥浸泡在水中,花泥吸水饱和后,取出用保鲜膜包裹,并在方块侧面用刀片将保鲜膜划一道2~3cm的口子,将包裹的花泥放入加有水的保鲜盒内,保鲜盒内的水盖过保鲜膜切口即可,不能漫过花泥顶部,避免茶小绿叶蝉若虫爬行时,溺死于保鲜盒内,同时也方便于更换添加新鲜枝条时,若虫更好的迁移到新鲜枝条上,增强了茶小绿叶蝉的成活率。然后将保鲜盒放入养虫笼内。
成虫产卵:用直径5cm,高12cm的透明塑料管捕捉茶小绿叶蝉成虫,将成虫转移到养虫笼内,让其在茶树嫩梢上自然配对产卵,4天后获得已产卵枝条。因为4天内茶小绿叶蝉的产卵量最高。产卵条件: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60~80%,光周期为L:D=14h:10h。
卵的孵化:将已产卵的茶树嫩梢保湿培养,每天用清水喷雾3次,保持茶树嫩梢处于高湿状态,避免枝条干枯。卵孵化条件: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90~100%,光周期为L:D=14h:10h。
若虫的饲养:5天左右后卵孵化,若虫在茶树嫩梢上自然取食生长,随着虫龄的增大,若虫取食量增加;若虫饲养期间根据茶树嫩梢被取食情况添加更换新的嫩梢,若虫会自动迁移到新鲜枝条上取食生长直至成虫羽化;若虫饲养条件: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90~100%,光周期为L:D=14h:10h。
新羽化成虫:取出卵枝12天后,成虫陆续开始羽化,将成虫转移到新鲜的茶树嫩梢上,供成虫自然交配产卵,繁衍下一代,如此形成周年大量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9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