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及电子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9370.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华;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电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及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耳机只支持单声道或立体声的音乐和视频,人们从耳机中无法体验到环绕声所带来的真实体验和临场感。目前,很多公司通过模型和算法基于耳机的两个声道,仿真和模拟环绕声,但此种方法让人听上去有些虚幻,容易导致听觉疲乏,且虚拟算法人为在左右声道上加入仿真信号,破坏了左右声道之间的隔离度,降低了原信号保真程度,不能满足高保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机及电子组件,能够实现从耳机中体验环绕声带来的真实临场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包括:
数据输入接口,用于输入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微控制单元,电性耦接所述数据输入接口,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音频数据,得到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
两个耳塞/耳罩,每个耳塞/耳罩对应一个耳朵设置,每个耳塞/耳罩包括至少两个发声单元,电性耦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每个所述发声单元对应播放一个声道的所述音频信号,不同的所述发声单元播放不同声道的所述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对应一个耳朵设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发声单元中,包括7个环绕声发声单元和1个低音发声单元。
其中,所述的7个环绕声发声单元分别发出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左后声道、右后声道、前中置声道、左后中置声道以及右后中置声道的音频信号,所述低音发声单元发出低频音声道的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的7个环绕声发声单元发声带宽覆盖150HZ~20000HZ,所述低音发声单元发声带宽覆盖20HZ~300HZ。
其中,所述的7个环绕声发声单元沿着所述耳塞/耳罩内轮廓等距离排列分布,所述低音发声单元位于所述耳塞/耳罩的中央。
其中,所述的数据输入接口为Type C USB接口、HDMI接口、蓝牙接口以及WIFI接口中的任一个。
其中,还包括缓存单元,电性耦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缓存输入的音频信号。
其中,还包括麦克风单元,电性耦合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收集耳机外部的声音。
其中,还包括线控单元,电性耦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调节传输的所述音频信号的大小以及控制麦克风的开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电子终端,包括电性耦合的音频输出电路和数据输出接口;
耳机,包括:
数据输入接口,用于接插所述数据输除接口,输入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微控制单元,电性耦接所述数据输入接口,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所述音频数据,得到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
两个耳塞/耳罩,每个耳塞/耳罩对应一个耳朵设置,每个耳塞/耳罩包括至少两个发声单元,电性耦接所述微控制单元,每个所述发声单元对应播放一个声道的所述音频信号,不同的所述发声单元播放不同声道的所述音频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耳机的微控制单元解析输入的音频数据,将输入的音频数据解析成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信号,再通过不同的发声单元将所述的音频信号对应一个耳朵进行播放,通过耳机实现环绕声的播放,给用户带来了临场的真实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耳机另一实施例中耳塞/耳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耳机包括:
数据输入接口11,用于输入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所述的音频数据,可以指模拟信号,也可以指数字信号。
所述数据输入接口11用于输入音频数据,所述音频数据至少具备一个声道,具体地,所述音频数据可以是1.0声道、2.0声道、2.1声道、4.1声道、5.1声道、6.1声道以及7.1声道的音频数据,所述数据输入接口11可以为Type C USB接口、HDMI接口、蓝牙接口以及WIFI接口中的任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9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疫缺陷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复酵母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