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轮胎胎圈滑动式撑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9231.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平;明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5/14 | 分类号: | B60C25/14;B60C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胎 滑动 式撑胎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轮胎胎圈滑动式撑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起胎器包括滑动轴组件、滑动套组件、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轴承、螺杆组件、联轴器、联轴器架、护板及手动旋转工具,所述滑动轴组件上装有滑动套组件,滑动轴组件与滑动套组件横梁两侧上分别安装有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所述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联轴器安装在联轴器架内,所述联轴器架安装在滑动轴组件的横梁上,所述滑动轴组件靠联轴器一端装有护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撑胎器,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胎胎圈滑动式撑胎器,属于运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梅钢公司有各类重型车辆二百多台套,服务于钢铁生产的物流。而轮胎是运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每天有大量损坏的轮胎更换下来需要检修。在原有轮胎检修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重型车辆胎压高,需要多层的胎体帘布层支撑,因此胎壁硬度高,造成轮胎体内部空间位置狭小,而且光线暗淡;二是在检查轮胎胎内扎入异物时,受轮胎胎圈空间位置狭小的影响,胎体检查难度较大;三是橡胶轮胎笨重不易翻动,胎体如有尖锐异物清除不干净,会造成轮胎装配后再次刺破新内胎;四是检修进度慢,在看不清楚胎体尖锐异物时,检修人员仅靠手感去触摸,来回寻找,影响轮胎的检修进度;五是存在安全隐患,检查轮胎胎内扎入异物时,戴手套时没手感,不戴手套又有手指被尖锐异物刺伤的危险,因此作业时既有被轮胎异物伤害,又存在被轮胎翻滚倾倒压伤的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尚未见到,既能够解决轮胎检修作业过程中胎圈撑胎的矛盾,又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轮胎的检修进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个车辆轮胎胎圈滑动式撑胎器,该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紧凑巧妙,确保了保运输车辆安全行驶,解决轮胎检修作业过程中的矛盾,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轮胎的检修进度,缩短检查轮胎时间,增加胎体光线进入,提高轮胎检修进度和质量,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轮胎胎圈滑动式撑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胎器包括滑动轴组件、滑动套组件、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轴承、螺杆组件、联轴器、联轴器架、护板及手动旋转工具,所述滑动轴组件上装有滑动套组件,滑动轴组件与滑动套组件横梁两侧上分别安装有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所述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联轴器安装在联轴器架内,所述联轴器架安装在滑动轴组件的横梁上,所述滑动轴组件靠联轴器一端装有护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螺杆、螺杆座、螺母及螺母座,所述螺杆一端与螺母连接,另一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另一端与手动旋转工具或气动及电动旋转工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螺杆、螺杆座、螺母及螺母座,所述螺杆一端与螺母连接,另一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手动旋转工具或气动及电动旋转工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动轴组件,采用直径为25mm—30mm无缝厚壁钢管制作,为增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滑动轴组件采用两根滑动轴平行放置,两根滑动轴之间用5mm厚钢板作为横梁与两根滑动轴焊接,同时也增加了机械强度,又为安装其它附件打下了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动套组件内设置有贮油槽,采用金加工方法,加工两只优质厚壁管钢管作滑动套,以便贮存润滑油,减少滑动轴与套的磨擦阻力,两只滑动套组件分别与两根滑动轴作滑动配合,两只滑动套组件之间同样采用5mm厚钢板作为横梁与两只滑动套焊接,这样确保了其稳定性、安全性及机械强度,又为安装其它附件打下了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纵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均有四只,每只支撑架的适当位置上,再焊有短支架一只,与支撑架成900,这样支撑架分别作纵向及横向支撑,其采用优质圆钢加工制作,一端与滑轮内径配合,并在顶端适当位置上,用钻头钻一个横向小孔,作为插开口销之用,以防止滑轮掉落,另一端再与滑动轴组件的横梁、滑动套组件13的横梁焊接,并在受力面可增加加强筋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9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