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8055.6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容;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思比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7/00 | 分类号: | B27J7/00;B27K3/08;B27N1/02;B27N3/02;B27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余青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竹 竹板 阻燃 制备 粉煤灰 阻燃剂 竹段 竹粉 竹片 浸泡 切割 清洗 粘合剂 浸入 竹材 废物利用 工业废渣 混合物料 挤压成型 加热处理 建材生产 生产过程 阻燃性能 研磨 粉碎机 风干 润滑剂 增亮剂 竹板材 新鲜 竹块 填充 模具 物理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材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原竹,对新鲜原竹进行清洗,清洗后将原竹切割成10‑15cm的竹段;将竹段切割成竹片,将竹片浸入阻燃剂中;浸泡后的竹片进行风干,随后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对粉碎后的竹块进行研磨,形成竹粉;将竹粉80‑100份,粉煤灰50‑70份,粘合剂20‑30份,阻燃剂1‑3份,润滑剂1‑3份,增亮剂1‑3份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将处理后的混合物料填充至模具内,挤压成型成板材。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对竹材进行了阻燃浸泡处理,且在板材的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粉煤灰,有效利用了工业废渣,实现了废物利用,且制备的竹板具备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卓越的物理学性能,满足了建筑中对竹板材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建材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板材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建材,主要原料为竹子,竹板生产通常须采用4-6年龄大径楠竹,具有卓越的物理学性能,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干裂,不变形等优点。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目前,缺少一种在竹板生产中利用了工业废渣粉煤灰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有效利用了工业废渣,实现了废物利用,且制备的竹板具备阻燃性能的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新鲜原竹,对新鲜原竹进行清洗,清洗后将原竹切割成10-15cm的竹段,并去除竹段上的竹青和竹黄;
b、将竹段切割成竹片,将竹片浸入阻燃剂中,在40-90℃的环境中,浸泡5-8h;
c、浸泡后的竹片进行风干,随后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
d、对粉碎后的竹块进行研磨,形成竹粉;
e、将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均匀混合:竹粉80-100份,粉煤灰50-70份,粘合剂20-30份,阻燃剂1-3份,润滑剂1-3份,增亮剂1-3份;
f、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处理温度为50-100℃,加热时间30-60min;
g、将处理后的混合物料填充至模具内,挤压成型成板材。
所述的b步骤中,在加压的情况下进行浸泡,压力范围为1.8-2.0Mpa。加压可以提高渗透效果,提高阻燃性能。
所述的e步骤中,粉煤灰预先进行脱碳处理。碳含量过高会影响最终的板材质量。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对竹材进行了阻燃浸泡处理,且在板材的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粉煤灰,有效利用了工业废渣,实现了废物利用,且制备的竹板具备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卓越的物理学性能,满足了建筑中对竹板材的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利废型阻燃竹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思比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思比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8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