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8017.0 | 申请日: | 201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赖海灵;钟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电池 驾驶室 水轮 太阳能转化电能 插秧机本体 高效水稻 机箱本体 电动机 插秧机 储秧箱 船型 秧苗 座椅 光电传感计数器 电源开关按钮 利用率最大化 产量最大化 电动机安装 传送带 装置安装 不均匀 固定架 秧苗板 支撑臂 支架杆 遥控器 方向盘 田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包括驾驶室、插秧机本体和船型机箱本体,所述驾驶室上设置有座椅和方向盘,所述座椅的左侧设置有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和储能电池,且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安装在储能电池的上方,且储能电池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和遥控器,所述驾驶室安装在水轮的上方,且水轮上设置有水轮支撑臂和固定架,所述插秧机本体上设置有抓苗机架、秧苗板和秧孔,所述船型机箱本体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上设置有传送带,且电动机安装在储秧箱的下方,且储秧箱的右侧设置有支架杆。本发明通过光电传感计数器是将秧苗具体进行的计数,很好地避免多株秧苗混合造成的不均匀化,从而使田地利用率最大化、产量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上,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功效和栽插的质量,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目前插秧机的种类有手扶插秧机和机械插秧机,手扶插秧机虽然轻巧灵便,但不适合大规模的作业,机械插秧机虽解决了大规模作业,但无法进行合理的种植秧苗,使得秧苗不均,不能将土地合理化的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到具体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秧苗插种不均匀等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包括驾驶室、插秧机本体和船型机箱本体,所述驾驶室上设置有座椅和方向盘,且方向盘安装在座椅的右侧,所述座椅的左侧设置有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和储能电池,且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安装在储能电池的上方,且储能电池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和遥控器,所述驾驶室安装在水轮的上方,且水轮上设置有水轮支撑臂和固定架,所述插秧机本体上设置有抓苗机架、秧苗板和秧孔,所述船型机箱本体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上设置有传送带,且电动机安装在储秧箱的下方,且储秧箱的右侧设置有支架杆,且电动机与插秧机本体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驾驶室的上方设置有染料敏化太阳能装置。
优选的,所述插秧机本体上设置有光电传感计数器,且储能电池的输出端与光电传感计数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船型机箱本体上设置有超声波接收传感器,且储能电池的输出端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船型机箱本体上设置有自动感应转向器,且储能电池的输出端与自动感应转向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染料敏化太阳能装置能够将太阳的能量吸收传给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上来提供给机器良好的供电效果,光电传感计数器是将秧苗具体进行合适的计数,以免多株秧苗混合在一起,使得秧苗不均匀,不利于秧苗的正常成长,同时设置的超声波接收器和自动感应器转向器经由储能电池的输电可以很好地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和整体方向的改变,电动机的转动会带动插秧机本体的转动,更好地实现智能化合理的安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效水稻插秧机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开关按钮、2-太阳能转化电能装置、3-储能电池、4-遥控器、5-座椅、6-方向盘、7-染料敏化太阳能装置、8-驾驶室、9-储秧箱、10-抓苗机架、11-光电传感计数器、12-插秧机本体、13-超声波接收感应器、14-秧苗板、15-传送带、16-船型机箱本体、17-电动机、18-水轮支撑臂、19-水轮、20-固定架、21-支架杆、22-自动感应转向器、23-秧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8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