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6367.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于楠;夏连波;许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76;C08K5/521;C08J9/06;C08J9/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原料 环保型管道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泡沫表面 表面活性剂 化学发泡剂 聚醚多元醇 耐低温性能 物理发泡剂 液体阻燃剂 保温工程 低温管道 管道材料 基材粘接 流动性能 原料成本 催化剂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的40~70份聚醚多元醇A、20~40份聚醚多元醇B、10~20份聚醚多元醇C、1.5~3.0份表面活性剂、1.0~1.6份催化剂A、0.5~1.0份催化剂B、0.1~0.3份催化剂C、20~40份液体阻燃剂、2.0~3.0份化学发泡剂和10~17份物理发泡剂,所述B组分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官能度4.0~5.0,羟值430~470mgKOH/g,粘度14000~19000mPa·s的聚氧化丙烯醇,所述聚醚多元醇B为官能度4.0,羟值380~420mgKOH/g,粘度6900~10000mPa·s的聚氧化丙烯醇,所述聚醚多元醇C为官能度3.0,羟值320~340mgKOH/g,粘度200~400mPa·s的聚氧化丙烯醇,所述聚醚多元醇A、所述聚醚多元醇B和所述聚醚多元醇C的质量份数总和为100份;
所述催化剂A为胺类催化剂,所述催化剂B为三聚催化剂,所述催化剂C为金属类催化剂,所述物理发泡剂为HFC-245fa;
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以蔗糖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
所述聚醚多元醇B为以甲苯二胺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
所述聚醚多元醇C为以甘油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
其中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质量比为1:1.0~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牌号SC-450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聚醚多元醇B为为牌号TD-400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聚醚多元醇C为牌号NJ-305的聚醚多元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牌号AK8809的表面活性剂和/或牌号L-5566的表面活性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A为N,N-二甲基环己胺和/或牌号PT306的胺类催化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B为牌号TMR-2的三聚催化剂和/或牌号TMR-4的三聚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C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辛酸亚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阻燃剂为TCPP、TCEP、TDCPP、DMMP、DEEP和TEP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阻燃剂为TCPP和/或DEEP。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发泡剂为去离子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牌号PM200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牌号PM400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牌号44V20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和牌号M20S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牌号44V20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环保型管道用聚氨酯原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质量比1:1.0~1:1.2搅拌混合后,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63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