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5130.3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春燕 |
主分类号: | B60B9/26 | 分类号: | B60B9/26;B60C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无人驾驶 汽车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车轮,安全性不高,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车轮受到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轮辋变形,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解决了车轮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包括轮辋,所述轮辋的外圈套设有轮胎,所述轮辋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气门孔,所述轮辋的内圈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内盘,所述内盘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
所述轮胎包括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沙土槽,所述轮胎主体的表面且位于沙土槽之间镶嵌有防滑胶皮。
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与轮辋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与内盘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右端贯穿第二支杆并延伸至第二直支杆的右侧,所述受力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侧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左侧通过受力弹簧与第二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环绕设置于受力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受力杆包括受力外壳,所述受力外壳内腔的底部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有胶皮块,所述胶皮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贯穿第二支杆并与限位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外壳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连接弹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胶皮块并与受力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的数量为五个,且固定螺丝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内盘的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通过支撑杆和受力杆的改良,使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分担支撑杆受到的压力,并将压力的方向分散,避免了由于车轮受到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轮辋变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给使用者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2)、该安全性高的无人驾驶汽车用车轮,通过轮胎的改良,增加了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由于路面平滑而导致的车辆滑行,减少了交通的事故的发生概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受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轮辋、2 轮胎、21 沙土槽、22 侧防滑纹、23 防滑胶皮、24 轮胎主体、3 气门孔、4 支撑杆、41 第二支杆、42 第三支杆、43 受力杆、431 受力外壳、432 连接弹簧、433 导向杆、434 胶皮块、435 限位杆、44 受力弹簧、45 限位块、46 第一支杆、5 内盘、6 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春燕,未经施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5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运行机构用行车轮
- 下一篇:一种高空作业车后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