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3682.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支座 施工 上支墩 下支墩 隔震 建筑物加固 抗震安全性 企事业单位 工程建设 环境效益 施工技术 正常生活 创面 支撑 居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本发明具有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等优势,工程建设施工快,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可靠性强,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隔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隔震加固是指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一种特殊装置把建筑物和地面分开,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传递,减轻地址灾害。隔震加固过得建筑就是隔震建筑。
隔震加固所起到的效果可降低水平地震作用2-6倍:①大震时,建筑物不倒塌、甚至不破坏;②室内设备、贵重物品、信息系统不损坏;③基本不中断业主的正常生活与服务。
建筑隔震技术从结构体系到设计思想均是对现行抗震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隔震加固理念是用隔震层削弱房屋和基础的连接,从而隔离地震能量向房屋输入,隔震层起到了滤波的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隔震支座具有上预埋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墩的底部,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型钢支撑是H型钢,H型钢支撑于托梁底部,接触面不小于50%。
当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时,在建筑四周设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上部结构之间留有隔震沟。以保证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能自由滑动。
当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时,在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
本发明同时提出上述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
具体地,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
步骤2,预埋件定位、固定;
步骤3,浇筑下支墩;
步骤4,联接隔震支座与预埋件;
步骤5,浇筑上支墩。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
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
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
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
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
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
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
E.配料搅拌;
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应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对高强螺栓进行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3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桥梁的可变刚度粒子阻尼减震装置
- 下一篇:往复旋转双向置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