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配件及终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3207.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欢;倪漫利;张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主动 终端 配件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配件及终端组件,所述终端配件包括配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配件主体靠近听筒的位置,用于拾取环境噪声信号以配合听筒实现降噪的第一麦克风。本发明通过将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终端上的ANC麦克风设置于终端配件,并复用耳机接口的麦克风输入通路,在实现ANC功能的同时不占用终端的麦克风堆叠空间和输入通路,降低了堆叠的难度,减少了终端设计的难度和成本,并为用户提供选择ANC功能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配件及终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手机等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电子设备。但是嘈杂的环境会严重影响终端的通话质量和音频播放,使接收声音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因此,终端降噪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
现有的终端主动降噪系统必须在终端上堆叠三颗麦克风才能实现主动降噪功能,而且这三颗麦克风的结构和音腔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规范要求,因此就需要给音频分配更多的空间资源,难以平衡各设计模块的需要,增加了堆叠的难度。实现主动降噪还需要在普通降噪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组麦克风输入通路,硬件设计上需要增加逻辑资源,导致设计难度和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配件及终端组件,能够基于终端双麦克风的设计实现主动降噪的功能,减少一组输入通路,使设计难度和成本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配件,包括:
配件主体;
第一麦克风,设置于所述配件主体靠近听筒的位置,用于拾取环境噪声信号以配合所述听筒实现降噪。
其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配件主体,且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性耦合。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金属插头,所述金属插头包括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性耦合的麦克风信号线与地线。
其中,所述配件主体是终端保护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现主动降噪的终端组件,包括:
终端;
终端配件,所述终端配件是上述方案中的终端配件。
其中,所述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二接口,在所述终端配件装配于所述终端时,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性耦合;
降噪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电性耦合,用于将所述第一麦克风拾取的环境噪声信号反向后输出。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包括耳机插孔,所述耳机插孔处设置有信号线PIN脚与地线PIN脚,所述信号线PIN脚与切换电路电性耦合。
其中,所述终端进一步包括:
切换电路,在所述终端配件装配于所述终端时,将所述降噪电路切换至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匹配的模式,在耳机配件装配于所述终端时,将所述降噪电路切换至与所述耳机配件匹配的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进一步包括:
第二麦克风,设置于终端的底部,用于拾取第一音频信号;
第三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终端的顶部,用于拾取第二音频信号;
所述降噪电路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是否小于阈值,若是则判定为噪声信号并消除。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差的阈值为6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3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