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2861.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宋阳;马振;孙振宇;杨宝春;曲绍刚;蔡龙浩;陈科妤;李玉印;方梁锋;杨秀莉;杨昕;吴晓明;吕孝明;卢丽丝;肖佳宏;魏凯;王雅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7/06;E21B47/00;G06F17/5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喷 计算方法及装置 基础模型 井口压力 模型参数 产出液 产液量 压裂 地层 室内试验数据 比对修正 测井数据 过程压力 计算模型 设计数据 体积变化 压力计算 供液量 压裂液 油井 返排 供液 裂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用于计算压裂后油井的井口压力参数以及产液量参数,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包括压裂设计数据、测井数据以及室内试验数据在内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包括裂缝体积变化模型、产出液模型、压裂液滤失模型、地层供液量模型在内的多个基础模型,并计算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根据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体积守恒定律和压力守恒定律,建立压力计算模型,并确定所述井口压力参数;根据所述产出液模型,确定所述产液量参数。本发明的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考虑了地层供液对返排过程压力和产量的影响,并结合多种计算模型进行比对修正,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压裂后放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一般采用压裂作为主要的增产措施。而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石油资源品位越来越低,主要表现为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原始地层压力低、原油物性差、储层丰度低等特点,如何衔接好压裂和压后生产成为解决这些低品位油藏的关键之一。压后放喷就是这个重要的衔接环节,精细优化压后放喷生产制度,一方面可以评价压裂效果,指导压裂工艺技术的改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压裂效果不被破坏,保证压后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压裂和压后生产的衔接问题以及精细优化压后放喷生产制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压裂后油井的井口压力参数以及产液量参数,包括:
获取包括压裂设计数据、测井数据以及室内试验数据在内的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包括裂缝体积变化模型、产出液模型、压裂液滤失模型、地层供液量模型在内的多个基础模型,并计算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其中,裂缝体积的变化采用椭圆柱体模型进行模拟;
根据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体积守恒定律和压力守恒定律,建立压力计算模型,并确定所述井口压力参数;
根据所述产出液模型,确定所述产液量参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相应的提出了一种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压裂后油井的井口压力参数以及产液量参数,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压裂设计数据、测井数据以及室内试验数据在内的模型参数;
代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参数建立包括裂缝体积变化模型、产出液模型、压裂液滤失模型、地层供液量模型在内的多个基础模型,并计算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其中,裂缝体积的变化采用椭圆柱体模型进行模拟;
井口压力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基础模型的代表参数、体积守恒定律和压力守恒定律,建立压力计算模型,并确定所述井口压力参数;
产液量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出液模型,确定所述产液量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结合分段压裂和体积压裂的特点,将压裂裂缝体积模型由以往的椭圆体修正为长圆柱体,更为接近真实体积;传统计算压力-产液量-油嘴尺寸的计算结果偏小,本发明的压后放喷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考虑了地层供液对返排过程压力和产量的影响,并结合多种计算模型进行比对修正,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并且,本发明给出的滤失量计算模型与以往的模型相比,更具可操作性,计算过程也表直观,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井眼侧钻井射孔井段的封堵方法
- 下一篇: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