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式行李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92545.5 | 申请日: | 201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3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弢;姜广宇;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酷哇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5/14;A45C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触发开关 电磁锁 自锁式 模数转换电路 闭合状态 复位开关 数字信号 电连接 发电机 转轮 接收模拟信号 输出模拟信号 自动上锁 掉落 电锁 断开 上锁 输出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自锁式行李箱,包括:转轮(2)设置于箱体(1)的底面上,且能够自由旋转;发电机连接于转轮(2)以输出模拟信号,模数转换电路电连接于发电机,以接收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触发开关电连接于模数转换电路,在接收到数字信号的情况下,触发开关持续在闭合状态;电磁锁设置于箱体(1)上,在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电磁锁得电锁住箱体(1);复位开关(3)连接于触发开关和电磁锁(4)之间,并设置于箱体(1)上,复位开关(3)能够瞬时断开触发开关和电磁锁(4)。该自锁式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容易忘记上锁,常常导致产品掉落的问题,实现了行李箱的自动上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锁式行李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行业正在越来越多的被来自互联网和智能概念渗透,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正走入寻常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行李箱作为行李箱行业的最新细分领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分别在电子消费品市场和传统行李箱市场逐渐兴起。这一转变对中国的行李箱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许多中国的传统箱包厂商也正在谋求向智能箱包的转型。目前智能行李箱具备的主要功能有GPS定位,充电,称重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行李箱的智能化也将成为行李箱行业的必然选择。
对于行李箱而言,在移动过程中常常会忘记上锁,这样容易造成物品的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行李箱,该自锁式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容易忘记上锁,常常导致产品掉落的问题,实现了行李箱的自动上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式行李箱,该自锁式行李箱包括:箱体、转轮、发电机、模数转换电路、触发开关、复位开关和电磁锁,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上,且能够自由旋转;所述发电机连接于所述转轮以输出模拟信号,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电连接于所述发电机,以接收所述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所述触发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在接收到所述数字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触发开关持续在闭合状态;所述电磁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在所述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磁锁得电锁住所述箱体;所述复位开关连接于所述触发开关和所述电磁锁之间,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复位开关能够瞬时断开所述触发开关和所述电磁锁。
优选地,所述电磁锁包括:电源、电磁铁、锁杆、锁销和锁盘,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锁杆相间隔设置,所述锁杆上远离所述电磁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盘,所述锁销设置于所述锁杆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在所述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磁铁、电源、触发开关和复位开关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所述电磁铁得电对所述锁杆形成一个吸力,所述锁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锁销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上。
优选地,所述锁盘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锁杆的材料设置为铁,且与得电的所述电磁铁之间形成吸力。
优选地,所述锁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电磁铁对所述锁杆的吸力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复位开关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开关包括:壳体、按钮、导电片和伸缩弹簧,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按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导电片设置于所述按钮的内部,且在按钮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导电片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触发开关和所述电磁铁;在按钮处于压缩状态下,所述导电片的两端与所述触发开关和所述电磁铁断开。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自锁式行李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容易忘记上锁,常常导致产品掉落的问题,实现了行李箱的自动上锁。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实现行李箱的自动上锁,避免了使用者忘记上锁,增加了行李箱的安全性,保证了行李箱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开启。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酷哇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酷哇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