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2316.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宏;张明星;王璐;杜楠;王攀;王筱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2 | 分类号: | A23L33/12;A23L33/185;A23L33/105;A23L29/30;A23L5/00;A61K36/424;A61K47/36;A61K47/26;A61K47/14;A61K47/42;A61P35/00;A61P3/06;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股蓝 种子 脂肪酸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先取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和绞股蓝种子水提物溶于水中并混合均匀,形成壁材相溶液;取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加入到复合乳化剂溶液中,形成芯材相溶液;将壁材相溶液和芯材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麦芽糊精为10~15%,大豆分离蛋白为5~10%,绞股蓝种子水提物为5~10%,绞股蓝种子脂肪酸为10~15%,复合乳化剂为1.7~3.5%;将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初乳化、均质处理和冷冻干燥,得到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的微胶囊性能稳定,不易被氧化,产品保质期长,生物活性好,能够在制备抗肿瘤及降血脂药物中进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胶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小苦药、五叶参、七叶参、七叶胆、遍地生根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因体内富含人参皂苷成分被称为“南方人参”和“第二人参”。绞股蓝种子油脂含量超过40%,可以和菜籽油相媲美,据报道,绞股蓝种子油中主要成分为脂肪酸,而绞股蓝脂肪酸中主要为共轭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90%以上。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成膜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囊于其中,形成直径几微米至上千微米的微小容器的技术,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称为芯材(或称囊心物质),外部包囊的壁膜称为壁材(或称包囊材料)。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微胶囊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制药、食品、农业化学品、香料、饲料添加剂以及日用化学品等工业领域。其中,微胶囊技术在高附加值油脂产品的制备领域尤其令人关注。经微胶囊化后,油脂的热敏性和光敏性降低,从而可防止脂溶性成分受到破坏,提高油脂制品的营养性、风味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目前,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一般都是采用高温喷雾干燥法,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蒸发所需温度高,活性成分易失活,且囊壁上易有缝隙,致密性差。由于绞股蓝种子脂肪酸过氧化值较高,温度过高会增加其氧化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冷冻干燥法,保留了绞股蓝种子脂肪酸的生物活性,增强所制得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和绞股蓝种子水提物溶于水中并混合均匀,形成壁材相溶液;
(2)取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加入到复合乳化剂溶液中,形成芯材相溶液;
(3)将壁材相溶液和芯材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麦芽糊精为10~15%,大豆分离蛋白为5~10%,绞股蓝种子水提物为5~10%,绞股蓝种子脂肪酸为10~15%,复合乳化剂为1.7~3.5%;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依次进行初乳化、均质处理和冷冻干燥,得到绞股蓝种子脂肪酸微胶囊。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绞股蓝种子水提物的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101)将提取绞股蓝种子油后剩余的绞股蓝种子粉末配制成悬浊液;
102)将步骤101)中的悬浊液超声20~40min,35~45℃水浴条件下静置12h以上后离心处理;
103)取离心处理之后的上清液浓缩并干燥,得到绞股蓝种子水提物。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绞股蓝种子脂肪酸的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酸枣仁油硬胶囊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