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预制构件快速拼装柔性刚性铰接可选能隔震的中式民居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1942.0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峰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1/00;E04B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快速 拼装 柔性 刚性 铰接 可选 能隔震 中式 民居 | ||
本发明提供全套中式民居现代实施方案,传承榫卯结构抗震性能,构建中式柔性建筑体系。该方案能实现建筑构件产品的标准化批量生产,制造出价格低、品质高的建筑构件;能逐一对构件质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建筑质量标准,满足建筑构件所需强度、刚度、稳定性;有效利用荒山坡地资源;利用复合材料减少建筑物体积和重量;方便建筑构件产品套装的市场化销售;方便客户在现场一次性拼装作业快速成型。实现日常维修、构件更换和转移拆卸的便利化;解除房屋所有权对土地使用权的绝对依存,变不动产为动产;延长中式民居全生命周期,实现长期安全、有效的建筑设计目标。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便宜的隔震方案,适用任何建筑物和构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的规划、设计、建造、拆除,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快速拼装柔性刚性铰接可选能隔震的中式民居建筑。
背景技术
我国至民国以来的现代建筑绝大部分采用西方建筑的刚性设计,存在建筑物各构件单体与整体的体积和重量过大,防震困难,无法实现建筑构件的标准化、专业化批量生产的缺陷;刚性结构建筑的建造活动只能局限在工程建造现场空间开放条件下生产高品质建筑装饰构件,其全过程容易受自然界风、光、雨、雪、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难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刚性结构建筑的完工产品因构件相互连体和体积与重量巨大,工程完工后对建筑装饰构件的内在质量在现场测量和检验十分困难,存在产品质量不能精确定性的缺陷;刚性结构建筑的工程施工顺序只能按照由低层向高层,从地基开始一层层向上逐步展开建造活动直至设计标高,存在建设工期过长和投资资金成本过高的缺陷;刚性结构的住宅建筑因主体建筑结构所占用的建筑面积和空间较多,存在实际使用面积和空间相对减少,建筑物性价比过低的缺陷;刚性结构的建筑物只能在平整的地基上展开工程建造和使用活动,存在长期占用大量优质平整土地资源、处置地基工程费用过高的缺陷;刚性结构建筑不能象中式民居那样可以在房屋拆除后将全部构件迁移到异地重新拼装使用,存在房屋所有权必须依附于土地使用权,在其物理空间和实际使用时不能分离的缺陷;刚性结构建筑普遍使用的橡胶隔震支座因需悬空置放使用,在地震波使建筑物发生水平位移时受竖向压应力变形后其受荷载面积减少或容易损毁,继而采用钢板夹层处理后,仍存有滞回环很窄、消耗能量较小、等效阻尼比太小、安装条件和使用环境受限的缺陷。
中国专利CN205012458U提供了一种简易基础木结构民居,使用模块化生产,整体拼接,提高了安装效率,为木结构房屋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该方案仅是将传统民居的立柱、底梁、横梁和檩条这四件木质构件按照已有的技术和状况进行简单局部改造后的拼接成型。未能解决民居木质构件的防火、防水、防湿、防腐、防虫,和除立柱、底梁、横梁和檩条外,其他所需构件都要涉及的建筑构件的强度、硬度、稳定性,及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时需要解决建筑物整体构架长期荷载、抗震的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峰,未经吴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OMCI协议栈代码自动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