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1763.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尤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兴市鸿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斑鱼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育苗领域,尤其是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黑猫鱼即石斑鱼,沿海当地居民俗称。生活在海边石头缝隙,有海中鲤鱼之称,实际上食用价值和味道高于鲤鱼。比常见鱼类价格偏贵。
现有的石斑鱼育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室外池塘育苗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在池塘肥水,培养单胞藻、轮虫、原生动物等基础饵料,然后把孵化出的鱼苗放进池塘,鱼苗可以以池塘里的基础饵料为食,平时也要根据水色情况调控水质,然后每天再投喂跳蚤,直到鱼苗收获。这种方法由于水体大,水质稳定,容易培育鱼苗,但由于在室外,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碰到突然的大幅度低温、高温、早晚温差大、连续的暴雨等不好的天气都容易导致育苗的失败,另一种是室内水泥池育苗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先在室内水泥池中培养单胞藻、轮虫、原生动物等基础饵料,然后把孵化的鱼苗放进肥好水的水泥池中培育,根据水色情况调控水质,每天再投喂跳蚤,直至收获,这种方法由于室内体积小,水体中藻类受光强,温度,藻类的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水质调控比较困难,藻类的长势不好控制,藻类会发生突然的爆长或者大面积死亡等现象,污染水质,释放有害物质,育苗池的水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氨氮、溶解氧、PH值等水质因子突然升高或者降低,导致鱼苗大量死亡,育苗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具有育苗技术稳定,育苗成活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分别将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活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离心,取沉淀物,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悬浮沉淀物,分别得到光合细菌溶液和芽孢杆菌溶液,将二者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2)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处理,开始培藻;
(3)布卵与育苗:往育苗池中布卵,育苗过程中每过15~20天换一次水,并往养殖水体中添加营养盐和所述的复合菌液;
(4)采收:经过培育,孵化得到石斑鱼苗。
步骤(1)中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步骤(1)中所述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水中有较少的藻类、有机质和微生物,水质不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具有培育鱼苗技术稳定,育苗成活率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分别将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活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离心,取沉淀物,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悬浮沉淀物,分别得到光合细菌溶液和芽孢杆菌溶液,将二者混合,得到复合菌液;
(2)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处理,开始培藻;
(3)布卵与育苗:往育苗池中布卵,育苗过程中每过15~20天换一次水,并往养殖水体中添加营养盐和所述的复合菌液;
(4)采收:经过培育,孵化得到石斑鱼苗。
步骤(1)中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步骤(1)中所述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兴市鸿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兴市鸿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鲫鱼的咸淡水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鲫鱼生态养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