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1306.8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0 | 分类号: | F03B13/20;H02J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体 波浪能发电装置 定位扣 中心点连线 安装方向 发电领域 蓄电池组 油压马达 装置设置 波浪能 侧边缘 固定柱 发电机 鸭头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波浪能发电领域,尤其是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包括点头鸭装置、浮体、油压马达、发电机和蓄电池组。其点头鸭装置设置在浮体的下方,用固定柱固定连接。点头鸭装置的鸭头安装方向与定位扣和浮体中心点连线平行。浮体通过设置在浮体侧边缘底部的定位扣和锚相对固定在海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浪能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799年,法国的吉拉德父子,获得了利用波浪能的首项专利。1910年,法国的波契克斯·普莱西克,建造了一套气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供应他自己住宅1kW的电力。1965年,日本的益田善雄发明了导航灯浮标用气轮机波浪能发电装置,获得推广,成为首次商品化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受1973年石油危机的刺激,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英国、日本、挪威等波浪能资源丰富的国家,把波浪能发电作为解决未来能源的重要一环,大力研究开发。在英国,索尔特发明了点头鸭装置,科克里尔发明了波面筏装置,国家工程试验室发明了振荡水柱装置,考文垂理工学院发明了海蚌装置。1978年,日本建造了一艘长80m、宽12m、高5.5m称为“海明号”的波浪能发电船。该船有22个底部敞开的气室,每两个气室可装设一台额定功率为125kW的气轮机发电机组。1978~1986年,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五国合作,先后三次在日本海由良海域对“海明号”进行了波浪能发电史上最大规模的实海原型试验。但因发电成本高,未获商业实用。1985年,英国、中国各自研制成功采用对称翼气轮机的新一代导航灯浮标用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挪威在卑尔根附近的奥依加登岛建成了一座装机容量为250kW的收缩斜坡聚焦波道式波浪能发电站和一座装机容量为500kW的振荡水柱气动式波浪能发电站,标志着波浪能发电站实用化的开始。
现有技术的点头鸭波浪能收集装置,大多采用固定轴设计,并用多根锁链固定。但是这样的设计使得点头鸭的鸭头不能够始终面向波浪,进而影响点头鸭装置的波浪能收集转换率。因为在广阔的海洋里,几遍是波浪比较规律的海域,波浪的来向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点头鸭装置对于波浪能的转换效率与点头鸭装置的鸭头朝向具有很重要的联系。
现有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潮汐影响。潮汐带来的海平面的涨幅是非常巨大的,目前的设计是将浮体设置在固定轴上,让浮体或波浪能收集装置能够在固定轴上上下浮动,以此来适应潮汐对海平面的影响。然后该设计成本非常高,需要大量的附加设备,例如固定轴,滑块等。这些设备都比较精细,并且这些设备长期在海水内浸泡,在海水的侵蚀下非常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提高点头鸭装置转换波浪能效率的改进或者替换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点头鸭装置、浮体、油压马达、发电机和蓄电池组;所述点头鸭装置通过固定柱连接至浮体下方;所述浮体为波浪能发电装置提供浮力,使得波浪能发电装置能够漂浮在海面上;所述浮体为圆形设计;所述圆形浮体的外边缘的下部设有一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上连接设有锚;所述点头鸭装置用于收集波浪能,将波浪能装换为机械能;所述点头鸭装置的鸭头朝向与定位扣和浮体中心点的连线平行;所述油压马达与点头鸭装置机械连接,用于将点头鸭装置收集波浪能转换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驱动油压马达工作,再次转换为油压马达的输出轴的机械能;所述油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发电机机械连接,并为发电机提供其输出轴的机械能;所述发电机用于将油压马达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组电联接;所述蓄电池组用于储存发电机产生的电能。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头鸭装置距离浮体下表面最低处距离为2-5米,优选3米。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下方设有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匀的分布在浮体下表面四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超出点头鸭装置的下表面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