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防专用频点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1095.8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声警报 自组织网络 控制系统 频点 人防 供电系统 无线数传模块 无线自组网络 信号处理中心 入网请求 功率放大接口 人机交互平台 供电网络 警报消息 路由协议 模块配置 人防警报 无线信号 一级节点 抗毁性 发放 警报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由无线自组网络信号处理中心、电声警报模块、人机交互平台、无线数传模块、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的无线自组网络信号处理中心实现警报节点的入网请求以及处理下一级节点的入网请求;所述的电声警报模块配置一个600W功率放大接口,实现警报消息的发放;所述的无线数传模块实现人防专用频点的无线信号的发放和接收;所述的供电系统为整个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网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采用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可以提高人防警报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人防警报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人防警报系统的发展比较晚,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过程中,国内还是采用铁炮的方式通知人民群众获得空袭警报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最近几年国内人防警报系7一统建设方面越来越得到重视,人民防空方面的法律规定了人人都要有人防系统建设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建设人防警报的网络,人防建设的费用由中央负责支出,通过全国上下的一至努力,到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有线通信方式的防空警报控制系统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很好的解决了国内警报器空白的困境,从21世纪初期,单片机技术应用到了人防警报控制系统上,由于当时的无线技术迅速发展,因此国内也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了人防警报系统中,全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形成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警报器,警报信号在几秒内就可以实现准确发放,从此,国内的人防警报设备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现有人防警报控制系统虽然可以快速的将警报消息发放给人民群众,但是这种警报器自身的不便于移动特点,当战争来临时,起到警钟作用的警报器必然成为了决定战争取得先机的重中之重,警报系统的瘫痪直接导致了人民财产的流失,生命安全的直接威胁。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无线警报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人防警报中,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城市噪声的差异等造成对地区性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从而影响人防警报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当前部分链路的信号质量问题对于人防警报的准确发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的人防警报器节点是具有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半双工式收发器,影响无线链路信号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节点与固定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太大以及环境电磁噪声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人防专用频点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采用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可以提高人防警报网络的可靠性和抗毁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无线自组网络信号处理中心、电声警报模块、人机交互平台、无线数传模块、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的无线自组网络信号处理中心实现警报节点的入网请求以及处理下一级节点的入网请求;所述的电声警报模块配置一个600W功率放大接口,实现警报消息的发放;所述的无线数传模块实现人防专用频点的无线信号的发放和接收;所述的供电系统为整个自组织网络电声警报控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网络。
而且,所述的无线自组网络信号处理中心采用STM32F103ZET6处理器。
而且,所述的STM32F103ZET6处理器自带2个串口,分别为串口1和串口2;所述的串口1与电声警报模块相连;所述的串口2与无线数传模块相连。
而且,所述的电声报警模块由主控制器模块、时钟模块、键盘输入模块、LED指示灯模块、报警控制模块、串口通信模块、音频功放模块、音频播放模块、扬声器、继电器、开关电源模块、无线数传模块、PC机、12V-5V电平转换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超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