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金属氧化物/碳负极材料的形貌调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89912.6 申请日: 2016-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6784658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王海燕;孙旦;唐有根;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36 分类号: H01M4/36;H01M4/50;H01M4/62;H01M10/0525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代理人: 袁靖
地址: 410083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金属 氧化物 负极 材料 形貌 调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高能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用MOx/C复合负极材料形貌的一种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中,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想要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我们需要开发新型的高容量负极材料来替代现有的商业化石墨负极(其理论容量仅372mAh·g-1)。基于转化机制的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和价格便宜等优点有望满足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要求。

目前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存在动力学过程缓慢、充放电过程中晶体体积变化大及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为改善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者们提出许多有益的手段,如材料纳米化、碳包覆、石墨烯/碳纳米管负载及材料介孔化等(参见(a)Jiang,H.;Hu,Y.;Guo,S.;Yan,C.;Lee,P.S.;Li,C.ACS Nano 2014,8(6),6038-6046.(b)Sun,B.;Chen,Z.;Kim,H.-S.;Ahn,H.;Wang,G.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1,196(6),3346-3349.(c)Xia,Y.;Xiao,Z.;Dou,X.;Huang,H.;Lu,X.;Yan,R.;Gan,Y.;Zhu,W.;Tu,J.;Zhang,W.;Tao,X.ACS Nano2013,7(8),7083-7092.(d)Zhao,G.;Huang,X.;Wang,X.;Connor,P.;Li,J.;Zhang,S.;Irvine,J.T.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3(1),297-303.)。众所周知,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设计形貌可控的高性能电极材料仍是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由于具有比表面大、孔隙丰富、易于合成等优点,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化学传感和药物转移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参见(a)James,S.L.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3,32(5),276-288;(b)Chaemchuen,S.;Kabir,N.A.;Zhou,K.;Verpoort,F.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3,42(24),9304-9332;(c)Li,J.-R.;Kuppler,R.J.;Zhou,H.-C.Chemical SocietyReviews 2009,38(5),1477-1504;(d)Liu,J.;Chen,L.;Cui,H.;Zhang,J.;Zhang,L.;Su,C.-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4,43(16),6011-6061.)。最近,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采用MOF材料作为前驱体来合成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如面条状的α-Fe2O3,多孔的ZnO/ZnFe2O4/C八面体,锐钛矿型多孔TiO2,介孔Co3O4纳米颗粒等(参见(a)Xu,X.;Cao,R.;Jeong,S.;Cho,J.Nano letters 2012,12(9),4988-4991.(b).Feng,Z.;Xianluo,H.;Zhen,L.;Long,Q.;Chenchen,H.;Rui,Z.;Yan,J.;Yunhui,H.Advanced Materials 2014,26(38),6622–6628.(c)Wang,Z.;Li,X.;Xu,H.;Yang,Y.;Cui,Y.;Pan,H.;Wang,Z.;Chen,B.;Qian,G.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4,2(31),12571-12575.(d)Li,C.;Chen,T.;Xu,W.;Lou,X.;Pan,L.;Chen,Q.;Hu,B.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3(10),5585-5591.(e)Zheng,F.;Xia,G.;Yang,Y.;Chen,Q.Nanoscale 2015,7(21),9637-9645.)。然而,这些文献的报道仅局限于对已知的MOF前驱体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煅烧处理。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通过控制MOF组装过程来调控MOF前驱体的形貌,继而得到不同形貌的金属氧化物与碳材料的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