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9383.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标;张家松;刘青松;李华;段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庞学哲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领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通过排水管相连,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设在水处理系统内的投物仓、设在养殖池内的射流输入装置以及可将投物仓内的养殖投入品随水流经进水管泵入射流输入装置的水泵。采用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养殖期间包括饲料、碳源、益生菌、微量元素的养殖投入品均经由投物仓通过射流输入系统进入养殖池。本发明在实现射流输入装置在具有增氧、推水的同时,兼具投饵和养殖投入品添加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投饵装置和养殖投入品添加等装置,节约成本。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水生生物资源利用的重要板块,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进程的持续进行,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日趋显现,时刻面临着资源、环保和技术的困境。由饲料浪费、病害、环境、水产品品质等问题带来的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已严重遏制了产业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封闭、高效、全程可控等特点有效解决了高密度养殖,对环境污染小,可以避免养殖污染物排放、抗生素滥用、疾病难以控制以及逃逸造成的生态灾难等诸多问题。该模式是以养殖用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节电、节水、节地,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模式必然的发展趋势。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均匀规律的饲料投喂、充足的溶氧以及其他日常养殖投入品合理投放是维持集约化环境下水产养殖生物健康生长的保障。当前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繁多,功能单一,仍存在成本高、功耗大、效率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仅以一套射流装置实现增氧、推水集污、投饵和养殖投入品添加等养殖维生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投饵装置、增氧装置和养殖投入品添加等装置,节省成本与能耗。系统简单高效,操作与维护方便,节约劳动力,降低养殖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处理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通过排水管相连,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设在水处理系统内的投物仓、设在养殖池内的射流输入装置以及可将投物仓内的养殖投入品随水流经进水管泵入射流输入装置的水泵。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沉淀桶、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曝气脱气池和出水蓄水池,所述投物仓和水泵均设在出水蓄水池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淀桶包括具有锥底的第一圆桶和设在第一圆桶内的沉淀管,所述第一圆桶在锥底的底部设有沉淀排污管,第一圆桶的近顶部设有沉淀出水管,沉淀出水管在一级生物滤池和出水蓄水池均有出水口,沉淀出水管上设有球阀,所述沉淀管通过顶部的固定支架安装在第一圆桶上,沉淀管的底部具有正对锥底的喇叭口,沉淀管的顶部与排水管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级生物滤池内设悬浮填料,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二级生物滤池内悬挂弹性填料,二级生物滤池中交错设有导流板,曝气脱气池内具有布水管和倾斜设置的波纹板,曝气脱气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投物仓包括具有锥底的第二圆桶,第二圆桶近顶部四周设有若干切向进水口,第二圆桶底部设有变径弯头,变径弯头通过水泵吸水管与水泵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射流输入装置包括由进水管向前后两侧伸出的支进水管以及设在各支进水管上的若干射流器,射流器通过支进水管串联形成射流阵列,前侧的支进水管上的射流器与后侧的支进水管上的射流器反向设置,还包括吸气进气管和纯氧输送管,所述吸气进气管一端与支进水管相连,另一端竖直伸出水面,纯氧输送管通过吸气进气管上的可调气头进入射流输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