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道口无人化综合防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9315.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匡俊;杜新光;陈骅;陈强;冯兴鹏;郭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9/00 | 分类号: | B61L29/00;B61L29/18;B61L29/28;B61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口 人化 综合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道口无人化综合防控系统,至少包括:来车感应传感器,挂断传感器,信息检测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道口防护自动单元;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设置于道口区间入口处,用以感应到来道口的列车,以生成来车信息;所述挂断传感器设置于道口区间出口处,用以感应离开道口的列车,以生成挂断信息;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和挂断传感器,采集所述来车信息和挂断信息,而生成并上传来车信号和挂断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息检测单元,响应于来车信号而控制所述道口防护自动单元对道口区间执行防护,响应于挂断信号而控制所述道口防护自动单元挂断防护。实现道口防护体系的无人化、自动化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道口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铁路道口无人化综合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沿线道口设备运行状态和安全防护是铁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铁路平交道口的设备故障,以及道口路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日常安全管理是影响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人为因素而发生的道口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频繁发生道口伤亡事件,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行安全,道口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有人值守道口安全设施种类较多,各成系统,部分设施未能实现自动化,其装备主要有:铁路道口行车电话、道口自动通知信号、道口太阳能无线报警器、道口故障无线报警器、道机联控、道口列车接近及作业视频监控系统、道口电子警察等多元组合。需人工操作故障报警设备,因而造成道口运输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增加道口的安全风险。
为充分发挥各类道口安全设施的作用,必须从技防着手,突破原有的架构,以新思路,研制一套能有效防止道口事故发生的无人化的道口安全综合防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道口无人化综合防控系统,实现道口防护体系的无人化、自动化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道口无人化综合防控系统,至少包括:来车感应传感器,挂断传感器,信息检测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和道口防护自动单元;
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设置于道口区间入口处,用以感应到来道口的列车,以生成来车信息;所述挂断传感器设置于道口区间出口处,用以感应离开道口的列车,以生成挂断信息;
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和挂断传感器,采集所述来车信息和挂断信息,而生成并上传来车信号和挂断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息检测单元,响应于来车信号而控制所述道口防护自动单元对道口区间执行防护,响应于挂断信号而控制所述道口防护自动单元挂断防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条轨线上设置的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为至少两个,间隔一定安全距离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连续或在一定间隔时间内采集到全部来车感应传感器的来车信息,则生成并上传来车信号,否则不生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隔时间为每两个来车感应传感器间隔的安全距离与列车行驶速度的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条轨线上沿列车运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和挂断传感器;所述来车感应传感器感应列车的车头而生成所述来车信息;所述挂断传感器感应列车的车尾而生成所述挂断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道口区间异常检测单元和无线异常报警单元;所述道口区间异常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以检测执行防护状态下的所述道口防护自动单元是否有异常动作,并将检测到异常动作而生成的异常信号传输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无线异常报警单元,接收所述异常信号后传输至所述无线异常报警单元进行无线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