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7286.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装置 及其 控制系统 方法 | ||
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可动阀件以及驱动控制部件,壳体形成有安装腔、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驱动控制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动力输出部、磁性元件以及检测元件,所述动力输出部为可动阀件提供动力,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磁性元件与动力输出部相组装且相对固定,所述动力输出部能够带动该磁性元件转动,所述检测元件与磁性元件相对设置,该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磁性元件的磁场范围内,该检测元件能够感应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极变化,可及时应对停转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的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包含冷却液循环系统,其由热转换器、功率电子、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储水壶、电动水泵、换向阀、散热水箱高温区、高压PTC、空调散热器组成,换向装置通过管路循环连接,可用于切换冷却液的流向;比如混合动力汽车也通常增加PTC加热装置来弥补发动机余热的不足,此时可能需要将冷却液切换通向PTC加热装置,在切换PTC加热装置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换向阀来切换冷却液流向。
目前冷却液换向装置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行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比如电机驱动活塞阀,所述活塞阀通过在其阀体中安装阀芯组件,该阀芯组件通过阀芯轴与齿轮减速机构连接,齿轮减速机构在电机驱动下带动阀芯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改变密封位置。然而活塞阀所采用的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制成,在活动阀芯的挤压下容易过分变形或损坏,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活动阀芯容易发生堵塞而停止运动,影响活塞阀在系统中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及时应对停转状况的流量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外壳、阀体组件以及驱动控制部件,所述外壳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阀体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可动阀件以及传动部分,所述可动阀件相对于外壳可动设置;在所述传动部分带动下,所述可动阀件能够导通或截断所述第一、第二接口之间形成的流通通道;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动力输出部、磁性元件以及检测元件,所述动力输出部为可动阀件提供动力,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磁性元件与动力输出部相组装且相对固定,所述动力输出部能够带动该磁性元件转动,所述检测元件与磁性元件的外周侧相对设置,该检测元件能够感应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极变化。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磁性元件,能够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动力输出部同步进行圆周运动,该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一对磁极,每对磁极包括N极和S极,N极和S极沿所述动力输出部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当所述磁性元件圆周运动时,所述磁极依次通过所述检测元件的感应区域;检测元件,能够与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极相互作用,而检测到反馈信号;控制单元,设置有设定对比上限,根据检测到的反馈信号与设定对比上限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动力输出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该动力输出部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流量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动力输出部、磁性元件以及检测元件相配合对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检测和/或控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动力输出部相对固定设置,所述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磁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电机运行,所述磁性元件进行转动;
S2、所述检测元件感应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极变化并形成反馈信号;
S3、所述控制单元实时采集所述反馈信号并得到反馈信号的运行持续时间;
S4、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到的每个反馈信号的运行持续时间判断所述步进电机是否发生堵转,如果是,发出堵转报警信号,如果否,判断所述步进电机为正常工作,继续进行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