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测定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边界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87255.1 | 申请日: | 201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勇;冯国瑞;王进;张奡;付敏;田甜;肖杰;王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测定 采空区 岩层 裂隙 边界 方法 | ||
一种地面测定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边界的方法。由地面向下施工钻井进入采空区底板,并向钻井内插入连通有两个气囊的硬质管。其中硬质管穿过上部气囊并通过注气孔与其连通,下部气囊与硬质管的下端连通。上部气囊固定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下端位于两个气囊中间,抽气管的上端延伸至地面并连接有真空表和抽气泵。由高压气泵经硬质管将高压气体注入气囊,在两个气囊间形成密封区。由抽气泵经抽气管抽取密封区内的气体,当真空表有示数时,则将气囊内的高压气体通过硬质管放出并下移硬质管。重复前述操作步骤,直至真空表无示数,则表明密封区已到达裂隙场边界。本发明具有测量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采空区裂隙场边界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从地面测定采空区裂隙场,具体应用于煤层气抽采领域。
背景技术
采煤过程中,当工作面向前推进时,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沿垂直方向形成 “三带”分布,可以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由于瓦斯密度较小从而向上运移并在裂隙带内大量积存。这些瓦斯一部分永久滞留在采空区内 ,一部分又在通风负压的作用下进入采煤工作面回风流,增加不安全因素。因此,若能对采空区瓦斯加以有效抽采,则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开发利用大量清洁能源。
目前,瓦斯抽采成为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和瓦斯利用的重要手段。其中,高位钻孔和地面钻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通过实践发现,抽采层位难以确定,导致瓦斯抽采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完善和优化抽采参数。现在国内多采用相似模型实验法或理论计算法来确定采空区冒落带及裂隙带高度分布,然而其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操作简单且测量准确的一种从地面测定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边界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地面测定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场边界的方法,其具
体内容如下:
a.由地面垂直向下施工钻井并穿透采空区进入煤层底板;将连通有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硬质管插入钻井内,其中硬质管穿过第一气囊并通过硬质管上设有的注气孔与第一气囊连通,且硬质管下端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二气囊位于第一气囊下部0.4~0.6米;抽气管穿过第一气囊,且抽气管下端位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抽气管上端延伸至地面并依次连接真空表、第一阀门和抽气泵;硬质管上端依次连接有压力表、三通管、第二阀门和高压气泵,且三通管的另一端口安设有第三阀门;
b.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由高压气泵经硬质管将高压气体注入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直至压力表示数达到1MPa~2MPa,则在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形成密封区;
c.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由抽气泵经抽气管抽取密封区内的气体,若真空表有示数,则关闭第一阀门;
d.打开第三阀门,通过三通管的另一端口排出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内的高压气体,并将硬质管下移0.3~0.5米;
e.重复上述步骤b、c和d,直至真空表无示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了采空区裂隙带内气体赋存量大的特征,根据真空表有无示数来确定采空区裂隙场边界位置,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2)解决了地面钻井和高位钻孔在抽采瓦斯过程中因抽采层位定位不准而导致的抽采效率低的问题,为瓦斯高效抽采提供了科学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未进入采空区裂隙场时的技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进入采空区裂隙场边界时的技术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运输装置用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地铁受限空间人员通道防踩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