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杨梅素在制备肾癌治疗药物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7078.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胡海峰;刘英;吴春珍;姜锦锦;李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药集团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氢杨梅素 络合物 制备 应用 抑制肿瘤细胞 肿瘤化学预防 抗肿瘤药物 抗癌药物 肾癌细胞 增值作用 治疗药物 肿瘤细胞 精氨酸 赖氨酸 氨基酸 可用 肾癌 生长 发现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二氢杨梅素及其络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含有二氢杨梅素的组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特别是肾癌细胞生长、增值作用,可用于抗肿瘤药物、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的开发和应用。而二氢杨梅素与Zn2+、Cu2+、Ni2+或与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L‑精氨酸的络合物能显著改善水溶性,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中,尤其涉及二氢杨梅素在制备治疗肾癌方面药物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并常伴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我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有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五分之一,位居死因中的第一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生癌症患者1000万人,死于癌症的患者900万人。
从植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成为国内外抗癌药物研究的重点。有效的抗癌化合物和中草药有效部位的抗癌复方制剂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lin,DMY或DHM)又称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白蔹素(ampelopsin)、双氢杨梅树皮素、双氢杨梅素、福建茶素等,是一种二氢黄酮醇类黄酮化合物,1940年,首先从蛇葡萄属植物楝叶玉葡萄Ampelopsis meliaefolia(Hand.-Mazz.)W.T.Wang的叶中分离得到。二氢杨梅素广泛存在于蛇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中,在藤茶中的量可以达到30%,也存在于杨梅科、杜鹃科、藤黄科、大戟科、橄榄科、豆科、山榄科及柳科等植物中。既往研究证实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解酒保肝、抗病原微生物及调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此外,二氢杨梅素还具有抗高血压、抑制体内血栓形成、降血糖等生物活性。但二氢杨梅素在肾癌等治疗方面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或其络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癌症包括肾癌、结肠癌、肺癌或肝癌治疗药物方面的应用,优选肾癌。
如上所述络合物为二氢杨梅素与Zn2+、Cu2+或Ni2+反应结合的络合物,或者二氢杨梅素与L-精氨酸或赖氨酸反应结合的络合物。
二氢杨梅素或其络合物的来源可以从化学合成,也可以从天然药材中提取,譬如枳椇子、藤茶等。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二氢杨梅素或其络合物。所述组合物中二氢杨梅素或其络合物的含量为10%-99%,优选为60%-90%,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另一种优选的组合物除含有二氢杨梅素或其络合物外,还可以含有其他抗肿瘤药物,譬如为雷帕霉素和/或顺铂。也可以添加杨梅素、槲皮素、双氢山奈酚、落叶黄素、圣草酚、没食子儿茶素或其他黄酮或生物碱类成分。
需要的时候,在上述药物或组合物中还可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制剂;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等。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一提取物样品的紫外吸收图谱。
图2实施例一提取物样品的LC-MS谱图。
图3实施例一提取物样品的C-NMR谱图。
图4实施例一提取物样品核磁共振DEPT谱图
图5实施例一提取物样品核磁共振H-NMR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药集团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未经国药集团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