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艾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6658.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维;李彬;程柏华;李泽鹏;吴鹏;于风;赵新华;葛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刘书元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绿色 新型 艾灸 | ||
一种家用绿色新型艾灸仪,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包括与支撑架分别轴接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两机械臂另一端轴接第一套杆。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第一机械臂相连接,第一套杆内套接有第二套杆并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包括烟气过滤机构,将艾烟进行绿色水洗过滤,达到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效果。经过艾灸盒内设有的锥网及两层盘网的三层过滤,有效的避免了艾柱燃烧掉落的燃灰和残余物烫伤皮肤,并回收燃烧的灰烬。本发明在保证艾灸的安全性同时,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并且可空间多角度,多尺寸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体位施灸的需求,具有便于家用,占空间小,方便使用,成本低等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械。
背景技术
艾灸的功效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温散寒气,防病保健,并且经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烟熏蒸,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养生美容、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疗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黄帝内经》说“针所不及,炙之所宜”,《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艾灸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能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在中国炙疗史上出现“言炙必艾”的现象,艾炙被历代医称为百炙之王。
科学研究表明,艾灸产生的烟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艾烟作用于皮肤,可以使艾灸更加有效。传统艾灸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烟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致使相继出现了多种艾灸仪解,用以决以上问题:第一类采用了无烟艾柱,虽然解决了污染问题,但大大降低了艾灸的功效,达不到艾疗的目的;第二类采用传统艾绒进行艾灸,通过排风换气,进行艾烟排放,由于艾灸局部高温,使皮肤毛孔张开,排烟造成的空气流动,易使病人风邪入体,从而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家用绿色新型艾灸仪,在保证艾灸的安全性同时,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经过艾灸盒内设有的锥网及两层盘网的三层过滤,有效的避免了艾柱燃烧掉落的燃灰和残余物烫伤皮肤,并回收燃烧的灰烬。通过设有的烟气过滤机构,将艾烟进行绿色水洗过滤,达到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效果。并且可空间多角度,多尺寸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体位施灸的需求,具有便于家用,占空间小,方便使用,成本低等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绿色新型艾灸仪,包括底部设有轮子的底座以及与底座相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转动架,转动架和支撑架分别轴接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一端,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轴接第一套杆,第一套杆内套接有第二套杆;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的第二电动机与第一机械臂相连接,第一电动机设置在第一套杆上,并通过轮齿与连接第二套杆的齿条项啮合;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烟气过滤机构,所述的烟气过滤机构包括盛有水的箱子,箱子上设有过滤盖子,箱子内设有隔板将箱子内隔为两个空间,其中一侧空间内设有挡板,该侧过滤盖子上设有烟雾调节流量阀,另一侧空间连接排放管,该侧过滤盖子上设有空气泵;包括艾灸盒,所述的艾灸盒顶部为外罩,外罩底部设有底盘,外罩和底盘之间设有细密的锥网和盘网;包括与第二套杆相连接的艾柱固定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的第一连通管与艾柱固定器相连接,第三连通管与烟雾调节流量阀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为具有可伸缩性软管,并通过软管接头相连接,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之间通过管子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电动机安装在支架上,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套杆上。
进一步的,包括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所述的第一接收器与第一电动机相连接,第二接收器与第二电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顶部和第二机械臂中部的弹簧,用于第二机械臂的斜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罩和锥网为锥形结构,锥网和底盘之间设有两层盘网。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6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料机械手中的台面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关节电缆线束护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