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6460.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优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0 | 分类号: | C10L5/00;C10L5/04;C10L5/48;C10L9/10;C10L9/12;C10L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污泥 环保型煤 氧化剂 原料煤 白泥 催化剂 生产 充分接触 物质组成 成型机 混合物 重量份 风干 污泥 放入 熟化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及其生产方法。造纸污泥环保型煤,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造纸污泥5.0~40.0、原料煤60.0~95.0、白泥.0~8.0、氧化剂0.1~0.5、催化剂0.5~1.5。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的生产方法是将造纸污泥5.0~40.0、原料煤60.0~95.0、白泥1.0~8.0、氧化剂0.1~0.5、催化剂0.5~1.5混合经过匀和熟化,让物料相互混合均匀,充分接触;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型煤成型机压制成型,最后风干,得到纸污泥环保型煤。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及其生产方法环保、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过程中废水处理的终端产物,每生产1000kg纸,产生污泥约100kg,其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处理难度大。过去对造纸污泥的处理只有投资没有收益,仅仅是把污泥处理掉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污泥的处理先后经过了海洋投弃、直接填埋、堆肥、焚烧和深加工再利用如生产污泥板、作土壤改良剂等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投资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并且耗费能源,占用空间。所以,如何无害化、资源化地处理和利用造纸污泥,减轻环境压力,将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环保和节能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科技工作者和行业从业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
型煤是用一种或数种煤与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固硫剂等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和有一定理化性能(冷机械强度、热强度、热稳定性、防水等)的块状燃料或原料。目前,我国型煤技术已经成熟,有雄厚的基础。型煤技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实用的洁净煤技术。发展型煤技术拥有一系列的优点:一是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与原煤散烧相比,节煤率可以达到15~23%。二是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可使原始排烟尘减少50~80%,林格曼黑度降到1度、总固硫率50~80%。三是发展型煤技术能够扩大煤炭资源利用。如:(1)贫煤、无烟煤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很快崩碎成细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成型可以改良其热稳定性。(2)洗煤留下的高灰分煤泥、低发热量的碎页岩难以燃烧,通过型煤技术可以制成燃烧良好的型煤。(3)褐煤和泥炭水分大、发热量低,容易风分,只有通过成型,利用型煤技术才能节省投资、见效快的加以利用。发展型煤技术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型煤技术的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建厂周期短,见效快,在众多的洁净煤技术中名列前茅。目前,我国型煤技术已成熟,有雄厚的基础。
普通型煤都是以煤为原料,添加部分粘结剂、固硫剂,经过成型设备压制成型,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自然界的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应当节省和合理利用。而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造纸污泥,其有机物中含有大量潜在能量,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充足,如不加以利用会造成巨大浪费,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造纸污泥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成本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其中:所述原料煤为无烟煤、烟煤和煤泥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钾盐或钠盐。
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其中:所述氧化剂为硝酸盐或氯酸盐。
本发明所提供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如下重量份的物质
混合经过匀和熟化,让物料相互混合均匀,充分接触;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型煤成型机压制成型,最后风干,得到纸污泥环保型煤。
本发明的造纸污泥环保型煤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原料煤为无烟煤、烟煤和煤泥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优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优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6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