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带钢尾部卷形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5852.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幸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田菁;张慧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侧导板 卷取机 带钢尾部 夹持 卷形 合拢 带钢边部 精轧机组 卷取设备 热轧机组 依次布置 运行方向 夹送辊 末机架 绷紧 卷取 上游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带钢尾部卷形质量的方法,其基于布置在热轧机组之后的卷取设备,包括沿所述带钢的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以及一对第一侧导板和一对第二侧导板,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卷取机卷取所述带钢时:当所述带钢的头部到达所述第二卷取机的夹送辊入口时,将所述一对第二侧导板合拢以夹持所述带钢;在所述带钢的尾部从所述精轧机组的末机架运出之前,将所述一对第一侧导板合拢以夹持所述带钢。本发明利用上游卷取机的侧导板夹持带钢,采用两个以上的侧导板同时夹持带钢的方法,借此提高侧导板与带钢边部的摩擦力,保证带钢尾部被绷紧,从而提高带钢尾部的卷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工艺中提高带钢尾部卷形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卷取机是热轧生产线的重要设备,用于将热轧带钢卷成钢卷。卷取机位于精轧机组后,是热连轧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参见图1和2,带钢1由辊道3从精轧机组输送至卷取机机组,再经过侧导板41的对中进入夹送辊51。夹送辊的主要作用是在头部咬钢阶段对带钢施加一定的夹紧力,同时对其实施第一次弯曲变形;在尾部卷取阶段对带钢施加稳定的张力,以保证良好的卷形质量。三根助卷辊6帮助弯曲带钢,并使带钢紧紧缠绕上卷筒7。卷筒7在带钢缠绕上之后,对其施加张力,以确保卷形质量合格。
为保证连续化不间断生产,通常在一条热轧生产线上会顺序地配备2至3台卷取机(例如图1、2中示出的配置了3台卷取机),这样在一台卷取机进行卸下钢卷的操作时,其他的卷取机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连续生产。如图1、2所示,后面的两台卷取机上也各配备有一对侧导板42、43和一对夹送辊52、53。
在带钢被卷成钢卷之后,会出现一些缺陷,例如溢边缺陷、折边缺陷、边损缺陷等。例如,钢卷的外卷层向上凸出或向下凸出的部分超过一定标准时称之为溢边缺陷;存在溢边缺陷的钢卷在运输过程中,边部极易被行车夹具损坏造成弯折,称之为折边缺陷;带钢边部因侧导板刮擦或者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造成的缺陷称之为边损缺陷。溢边、折边和边损缺陷会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且在冷轧继续生产时可能导致断带事故。所以上述缺陷是用户不能接受的缺陷,必须在精整工序将缺陷部分切除,这样也会造成质量成本损失。
参考图3至5来描述现有技术中的卷取过程。如图3所示,为卷取机头部速度控制阶段:带钢1的头部11穿带过程中,辊道3、夹送辊5、卷筒7均采用速度控制,速度略大于带钢的运行速度。如图4所示,为卷取机中部张力控制阶段:当带钢1的头部进入卷取机缠绕上卷筒7、且力矩上升至设定力矩值后,卷取机的基础自动化计算机便确定卷取机张力建立成功,整个建立张力过程结束,随后卷筒切换为力矩控制状态,卷取机进入中部张力控制阶段。此时,张力由卷取机组的卷筒7和精轧机组的末机架21来提供,夹送辊5几乎不提供张力。如图5所示,为尾部卷取阶段:当带钢1的尾部12由精轧机组的末机架21抛出后,卷筒7立即切换为速度控制,夹送辊51为力矩控制,此时张力由卷筒7和夹送辊5共同提供,直至整卷钢卷卷取结束。
图7和图9分别为从俯视视角示出的卷取过程示意图。在第二卷取机52卷取带钢1时,如图7所示,当带钢1的头部到达第二卷取机52的夹送辊入口时,一对第二侧导板42合拢(即分别设置于辊道3两侧的一对第二侧导板42均朝着辊道3的中心线运动)以夹紧带钢1。合拢的一对第二侧导板42使得进入第二卷取机52的带钢1的位置对中,从而保证了钢卷的卷形质量。此后,当带钢1的尾部进入第二卷取机52之后,为了保证后续带钢的正常运行,一对第二侧导板42打开(即分别设置于辊道3两侧的一对第二侧导板42均向着远离辊道3的中心线的方向运动),以回复到初始位置。
在第三卷取机53卷取带钢1时,如图9所示,当带钢1的头部到达第三卷取机53的夹送辊入口时,一对第三侧导板43合拢(即分别设置于辊道3两侧的一对第三侧导板43均朝着辊道3的中心线运动)以夹紧带钢1。合拢的一对第三侧导板43使得进入第三卷取机53的带钢1的位置对中,从而保证了钢卷的卷形质量。此后,当带钢1的尾部进入第三卷取机53之后,为了保证后续带钢的正常运行,一对第三侧导板43打开(即分别设置于辊道3两侧的一对第三侧导板43均向着远离辊道3的中心线的方向运动),以回复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5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