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服传输线相位差的方法及其传输线布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5127.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为;吴巧玲;廖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转角 差分信号传输线 布线结构 转角部 弧形结构 相位差 不一致 弯折区 等长 基板 平行 | ||
一种传输线布线结构,设置于基板上。该传输线布线结构为差分信号传输线结构,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至少一个转角部。第一传输线相对平行于第二传输线,转角部包含第一传输线转角区及第二传输线转角区,位于第一传输线及第二传输线的弯折区。第一传输线转角区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的内侧,第一传输线转角区设置弧形结构,调节该弧形结构使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等长,以克服差分信号传输线因为转角部内外径不同而引起两根传输线长短不一致,导致差分信号传输线存在相位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高速布线设计领域,尤其涉及高速传输线结构布线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研发与精进,各类芯片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印刷电路板的线路设计也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中朝向高性能与该品质的共同目标发展。在线路布局中,对于高速信号大都采用差分对(Differential)的方式布线。差分对理想上为两条等长的平行传输线所构成,但实际上,由于印刷电路板空间有限,通常会对差分对以弯折走线的方式布局,而走弯折线会因为内外径不同产生长短不一致的相位差,进而造成接收眼图的不对称。
目前,针对差分对布线中的不等长而引起相位差的常用的解决方案为:采用蛇线方式调整差分对的时间延迟,使得相位一致,但是太多的蛇线会造成传输线阻抗变动幅度过大,影响信号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输线布线结构,应用于印刷电路板上,以克服差分信号传输线存在相位差的缺陷,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传输线相位差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传输线布线结构,设置于基板上,其中该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地平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布线结构包括:
第一传输线;
第二传输线,相对平行于所述第一传输线;
至少一个转角部,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及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弯折区,所述至少一个转角部包括第一传输线转角区及第二传输线转角区,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的内侧;其中,
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采用弧形结构连接,该弧形结构远离所述第一传输线突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采用的弧形结构为单一弧形结构。
优选地,调节所述弧形结构使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等长。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设置的弧形结构对应的地平面层做挖空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角度为:0-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采用圆弧光滑连接。
一种克服传输线相位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包含有相对平行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传输线布线结构于基板上,该基板包括至少一个接地层;
设置至少一个转角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及所述第二传输线的弯折区,所述转角部包括第一传输线转角区及第二传输线转角区,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的内侧;
设置弧形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该弧形结构远离所述第一传输线突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采用的弧形结构为单一弧形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调节所述弧形结构使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等长。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一传输线转角区采用的弧形结构对应的地平面层做挖空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角度为:0-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线转角区采用圆弧光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5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波慢引出同步加速器
- 下一篇:一种采用FPC胶开口工艺的背光FPC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