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种植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2668.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种植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柑橘种植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柑橘主要种植在巴西、中国、美国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国家,用作经济栽培的柑橘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多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我国是世界柑橘种植大国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
肥料是柑橘类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科学施肥可改善柑橘类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柑橘的种植过程中,大量或过量的施用单一化肥,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的有益菌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物肥料利用率低,不少营养成分流失,从而导致了我国柑橘肥害、病害频繁,果味平淡,柑橘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因此,科学合理、平衡施肥是提高柑橘类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柑橘类作物高吸收利用率肥料系列的研究已成为柑橘类作物产业化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柑橘种植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柑橘种植专用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且具有防虫防病功效,并能够改善土质,提高柑橘树的抗病能力和果实产量,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柑橘种植专用肥,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沼气残渣80-120份、动物粪便60-80份、尿素30-50份、过磷酸钙10-20份、甘蔗渣40-60份、除虫菊药渣20-30份、萘乙酸钠10-15份、食用菌渣15-20份、聚天冬氨酸10-15份、骨粉肥30-50份、硫酸钾10-20份、硫酸锰10-20份、黄腐酸40-60份、南瓜藤20-30份、贝壳粉15-30份和香蕉皮20-30份。
优选地,所述柑橘种植专用肥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沼气残渣90-110份、动物粪便65-75份、尿素35-45份、过磷酸钙12-18份、甘蔗渣45-55份、除虫菊药渣22-28份、萘乙酸钠12-14份、食用菌渣16-18份、聚天冬氨酸12-14份、骨粉肥35-45份、硫酸钾12-18份、硫酸锰12-18份、黄腐酸45-55份、南瓜藤22-28份、贝壳粉20-25份和香蕉皮22-28份。
更为优选地,所述柑橘专用肥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沼气残渣100份、动物粪便70份、尿素40份、过磷酸钙15份、甘蔗渣50份、除虫菊药渣25份、萘乙酸钠13份、食用菌渣17份、聚天冬氨酸13份、骨粉肥40份、硫酸钾15份、硫酸锰15份、黄腐酸50份、南瓜藤25份、贝壳粉22份和香蕉皮25份。
进一步地,所述动物粪便为鸡粪、鸭粪、牛粪、猪粪的一种或者几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柑橘种植专用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并将所述沼气残渣和动物粪便暴晒2-3h,所述南瓜藤和香蕉皮切碎,待用;
(2)将步骤(1)所得的所有原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至含水量为40%-50%,混合均匀后即得预混料;
(3)将预混合料在水泥地上堆积成高1.2-1.8m的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
(4)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50%,且在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20-30天后一次发酵结束;然后,对肥堆进行翻堆,随后在40℃以下进行二次发酵,3-4天后即得柑橘种植专用有机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4)的一次发酵过程,每隔8-10天翻堆1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柑橘种植专用肥以沼气残渣、动物粪便、尿素、甘蔗渣和黄腐酸为基肥,辅以添加过磷酸钙、除虫菊、萘乙酸钠、食用菌渣、聚天冬氨酸、骨粉肥、硫酸钾、硫酸锰、南瓜藤、贝壳粉和香蕉皮,使得所制得的柑橘专用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营养成分多,且具有防虫防病功效,并能够改善土质,使土壤富含肥力,从而利于柑橘树健康的生长及柑橘果实的增加。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所提供的柑橘种植专用肥中所使用原料的详细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2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GN‑P2/3W)
- 下一篇:电动车移动电池(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