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2230.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浙烽;徐二华;余荣;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105 | 分类号: | A23K20/105;A23K20/158;A23K20/10;A23K40/30;A23K50/30;A23K50/6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万静 |
地址: | 3111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复合 酸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延胡索酸10~20份;柠檬酸2~15份;苹果酸2~15份;山梨酸2~30份;乳酸5~15份;乙基纤维素0.5~5份;棕榈油脂20~50份;乳酸载体5~20份。本发明采用多种酸进行组合获得的酸化剂,能够更好地调整肠道pH,改善畜禽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本发明经两次包膜,特别是将棕榈油脂熔化后进行包膜,获得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不会使酸化剂暴露在外或较快吸潮,从而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也不会过快的在胃中被吸收,具有缓释效果,能够更好地在动物消化道内发挥酸化和抑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添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量低,缺乏游离盐酸。哺乳仔猪可将母乳中的乳糖由胃内乳酸菌转化为乳酸,弥补酸的欠缺。而断奶仔猪由于将哺乳改为固体饲料,再加上胃酸分泌不足和乳糖供应急剧下降,容易导致胃液pH值上升,不但削弱了胃液的杀菌能力,也限制了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和消化道运动机能,影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现代畜牧生产中,利用各种添加剂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饲养效益是必不可少的。酸化剂作为一种无污染和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使用酸化剂可降低胃肠道pH值,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从而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营养成分吸收,提高动物日增重;另外,酸化剂还有调味作用,刺激动物口腔味蕾细胞,使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增加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
生产中应用的酸化剂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两大类,复合酸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
虽然酸化剂在动物生产中存在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目前市场上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简单物理混合、制粒,因此,在使用这类酸化剂时,暴露在外的酸化剂不仅容易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还会腐蚀机械;此外,这种普通酸化剂在动物体内被动物消化道吸收过快,大部分在胃中即被吸收,很少能够到达动物小肠等后段消化道,不能充分地在后消化道内发挥抑菌和促进生长作用;而且普通酸化剂与饲料中一些碱性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对饲料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由于普通酸化剂容易吸潮,在贮存过程中造成饲料受潮结块变质,因此,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为了使酸化剂能够更好地在动物消化道内发挥酸化和抑菌作用,以及克服酸化剂现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新剂型的酸化剂势在必行。
目前包膜复合酸化剂,虽然经过了包膜处理,但由于包膜技术所限,仅能解决液体酸在产品颗粒表面残留对其他营养物质的破坏,不能缓释,特别是不能到达肠道后端起作用,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多定植在肠道后端,因而普通包膜的酸化剂杀菌效果不明显。有个别产品达到了简单的缓释效果,但是加工工艺过于复杂,需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回收困难,成本较贵,同时有机溶剂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难以满足环保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酸化剂所含成分的分布均匀,系酸效果好,采用包膜技术,不会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能够调整畜禽肠道pH,修复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改善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杀灭有害菌,提高动物健康状况和对饲料的转化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更优选,所述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2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