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1628.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朝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泉曼易思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15 | 分类号: | D06M15/15;D06M15/643;D06M11/79;D06M101/32;D06M101/34;D06M101/06;D06M101/12;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韩炜 |
地址: | 5505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处理 纺织品 防水组合剂 合成纤维 氧化二异丙苯 混纺交织物 透气透湿性 明胶 防水涂层 防水性能 加工织物 天然纤维 白炭黑 硅凝胶 重量份 组合剂 硅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0‑60份、硅油30‑50份、氧化二异丙苯12‑18份、白炭黑3‑6份、硅凝胶5‑8份、水700‑900份。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纺织品防水处理技术中防水涂层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使织物获得耐久的防水性能,且不影响加工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本发明的组合剂广泛适用于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组合剂,特别是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现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经防水处理的纺织面料在吸水吸汗后,水、汗渗透到面料背面而影响织物外观及舒适性,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以及雨天、暑天、高温、野外等特殊气候、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防水处理是通过在面料表层添加防水溶剂以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涂层。典型的织物防水组合物是在防水剂中加入交联剂和增稠剂,混合均匀后涂布在织物上。交联剂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200-600之间,具有2个或者更多的针对特殊基团(氨基、巯基等)的反应性末端,可以和含有相应特殊基团的大分子结合,从而使多个大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络结构的物质。增稠剂可使溶剂稠厚,促进粘合并具有乳化作用,能提高防水涂料对的纺织品的附着力,从而使纺织品获得更耐久的防水性能。
防水处理工艺的关键是控制涂层的厚度。涂层厚度低时,防水效果差,使用耐久性差,不能满足防水透湿的基本需要;涂层厚度大时,因涂胶量大而成本高,也大大降低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影响穿着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纺织品防水处理技术中防水涂层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使织物获得耐久的防水性能,且不影响加工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本发明的组合剂广泛适用于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0-60份、硅油30-50份、氧化二异丙苯12-18份、白炭黑3-6份、硅凝胶5-8份、水700-900份。
前述的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5-55份、硅油35-46份、氧化二异丙苯14-16份、白炭黑4-5份、硅凝胶5-7份、水760-840份。
前述的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8份、硅油42份、氧化二异丙苯15份、白炭黑5份、硅凝胶6份、水80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合理配比防水剂的剂量,且选用明胶和硅油的混合物作为防水剂,具有持久耐用的防水效果。
2、本发明的组合剂方便涂覆,不需要太厚的涂层即可实现较好的防水效果,是织物具有较好的透气透湿性。
3、本发明的组合剂适用范围广,可使用在各种涤纶、尼龙等合成纤维,棉、丝、毛等天然纤维,以及混纺交织物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8份、硅油42份、氧化二异丙苯15份、白炭黑5份、硅凝胶6份、水800份。
实施例2、一种纺织品防水处理用的防水组合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有明胶40份、硅油30份、氧化二异丙苯12份、白炭黑3份、硅凝胶5份、水7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泉曼易思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泉曼易思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1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