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浇注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80638.6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芾藜;周孔均;宫林;郑可;叶君;冯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42;B29C39/38;B29C39/44;B29B13/06;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电流 互感器 浇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浇注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网大量使用10kV高压电力计量箱或电能计量柜进行电能计量。它通过多只高压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将高压的大电压变换成标准的低电压,将高压的大电流变换成标准的低压小电流,接入电能表计量高压电量,但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存在多种弊端,诸如:事故多、高耗能、高耗材、误差特性曲线差且不能唯一确定、管理不便、防窃电困难等。
现在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其最大优点在于高压端除需要一根特殊的传感光纤之外,无需任何其它功能性元件,这样确保无高压击穿发生,大大提高互感器的可靠性,并逐步用于各种高压、超高压电网上。但是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精度要求愈来愈高,受到制作电流互感器的工艺的限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精度需要提高,
因此,需要一种高精度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环氧树脂浇注料,所述环氧树脂浇注料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功能性助剂和无机粉体填料;
S2:对环氧树脂浇注料进行预热和干燥处理;
S3:将预热和干燥处理后的环氧树脂浇注料置于真空中进行混料脱泡处理;
S4:将互感器半成品置于模具中并进行预热;
S5:将脱泡处理处理后的环氧树脂浇注料置于真空中进行浇注脱泡处理;
S6:浇注完成后对模具进行固化脱模处理即得到互感器浇注体。
进一步,所述环氧树脂浇注料的预热和干燥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对硅微粉进行干燥:将硅微粉加入硅微粉干燥罐中,干燥温度为100-140℃, 干燥时间为7-70小时,干燥过程中持续搅拌并抽真空,真空度1000Pa-20000Pa;
S22:对环氧树脂进行预热:将环氧树脂放于加热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100℃-120℃,加热时间为5-9小时;
S23:对固化剂进行预热:将固化剂桶放入加热炉内,加热温度为120℃-130℃,加热时间为5-8小时;
进一步,所述对模具进行预热包括以下步骤:
在模具内表面上均匀涂抹脱模剂后,将互感器半成品按工艺要求装入模具固定,再将模具放入干燥烘箱加热,干燥温度为100-140℃,加热时间为4-6小时。
进一步,所述混料脱泡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真空条件下向预混罐A中加入环氧树脂和硅微粉,确定预混温度进行搅拌;
S32:在真空条件下向预混罐B中加入固化剂、增韧剂和硅微粉,确定预混温度并搅拌;
S33:停止预混并释放压力,将预混罐A和预混罐B中的物料加入终混罐中;
S34:在真空条件下搅拌终混罐。
进一步,所述浇注脱泡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S51:将预热的模具放入浇注罐内,所述浇注罐的温度为110℃±5℃;
S52:将浇注罐抽成真空;
S53:浇注料填入模具进行浇注;
S54:浇注完成后,继续将浇注罐抽成真空。
进一步,所述固化脱模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61:将浇注完成的模具放入干燥烘箱内进行干燥;
S62:采用低温凝胶工艺进行初固化:固化温度为100℃±5℃,时间1-1.5小时;再在120℃±5℃下固化2-2.5小时;
S63:采用热态快速脱模进行后固化:打开模具取出浇注体,去除飞边及补料,移入干燥烘箱内,温度120℃±5℃,升温速度平稳,时间12小时;
S64:待烘箱内温度降到室温后取出模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全真空浇注工艺,在传感器式高压电能表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配料、混料及浇注全过程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能最大程度减少浇注产品内的气泡,提高产品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提高产品良品率,降低产品成本及劳动强度。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高的机械强度、耐热、耐化学腐蚀,良好固化收缩率和线膨胀系数,尺寸稳定性和工艺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0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