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611.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4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3/02;F21V8/00;F21V5/08;F21V13/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37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设备 | ||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立柱、灯板组件、照明组件、筒形灯罩组件及光线散射组件。灯板组件包括多个筒形灯板。照明组件包括多个照明模组,每一照明模组包括多个LED发光体,每一照明模组的各LED发光体间隔且环绕设置于对应的筒形灯板的外表面上。筒形灯罩组件包括多个筒形灯罩。光线散射组件包括散射筒及多个散射填充粒子,散射筒具有中空圆筒状结构,散射筒套置于立柱外,且各筒形灯罩的外侧壁分别与散射筒的内侧壁贴合。上述照明设备能够实现度的广角式照明效果,照明均匀度更高。并且散射筒用于聚拢和引导光线的路径,再利用散射填充粒子对光线的散射、折射和反射效果,能够起到光渲染效果,提高照明设备的照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灯泡以钨丝作为发光源,其结构简单,安装、更换都相当方便。钨丝灯泡的结构通常于圆球状筒形灯罩的尾端固接一转接头,转接头具有螺纹可供螺入一般灯泡座内。当导通电源时,筒形灯罩内的钨丝会发热发光,进而达到照明的目的。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体积小、驱动电压低、反应速率快、耐震、寿命长及符合环保等特性,继而取代传统的发光源。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不仅早已超越了钨丝灯泡(效能约为10~201m/W),目前也已凌驾在日光灯管(效能约为60~801m/W)之上。再加上目前电子组件越来越要求轻薄短小化,使得球泡型发光二极管逐渐取代钨丝灯泡而成为大量且广泛应用的照明装置。
一般来说,现有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约180度,换句话说,即现有球泡型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无法顾及超过180度的其它范围,因而造成现有球泡型发光二极管于照明角度范围上有所限制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广角式的照明灯具,如玉米灯和柱形灯等,然而,现有的广角式照明灯具依然存在照明均匀度较差的问题,并且出射光的角度较小的问题,即广角式照明效果较差的问题。
并且,现有的广角式的照明灯具对光线的散射、折射和反射效果较差,即对光线的光渲染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照明均匀度较高、广角式照明效果较好以及散射筒用于聚拢和引导光线的路径,再利用散射填充粒子对光线的散射、折射和反射效果,能够起到光渲染效果,照明效果较好的照明设备。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立柱,
灯板组件,包括多个筒形灯板,各所述筒形灯板分别套置于所述立柱外,且各所述筒形灯板间隔设置;
照明组件,包括多个照明模组,各所述照明模组一一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筒形灯板上,每一所述照明模组包括多个LED发光体,每一所述照明模组的各所述LED发光体间隔且环绕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筒形灯板的外表面上;
筒形灯罩组件,包括多个筒形灯罩,每一所述筒形灯罩一一对应套置于一所述筒形灯板外,且每一所述照明模组的各所述LED发光体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筒形灯罩内;及
光线散射组件,包括散射筒及多个散射填充粒子,所述散射筒具有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散射筒套置于所述立柱外,且各所述筒形灯罩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散射筒的内侧壁贴合,各所述散射填充粒子均填充于所述散射筒内,且所述散射填充粒子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填充粒子的形状为纤维状、圆球状或多棱柱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筒形灯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灯罩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环套置于所述筒形灯板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形灯板具有中空圆筒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LED发光体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具有圆柱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