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79447.8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吴阳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748;A61P39/02;A61P25/00;A23K10/20;A23K10/30;A23K50/10;A61K35/648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毒蛇 咬伤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添加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矿物药、动物药可动物的生产性能,是中华民蔟几千年来不断实践, 领悟的睿智结晶, 早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 就有捣碎麻籽煮羹加盐拌于糠中“饲猪则肥” 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梓叶、桐花饲猪肥大三倍”的表述;晋代有用大麻籽喂马,能治咳及毛焦的记载;唐代也有在饲草中添加“微炒麦蘖”, 治疗马、骡、驴牲畜的外伤经验;宋代有“用贯众、皂角同煮喂马膘壮” 的验方;近代也有人总结出,“三呛两呛,肺家有伤,豇豆来喂,胜似铁补糖浆”等验方; 由此可见,原创于我国古代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既有植物药,也有矿物药和动物药,都旨在扶正祛邪,健脾催肥。既诠释了我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悠久历史,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在合理开发利用天然植物资源上的聪明智慧。事至今日,由于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鱼龙混杂、泥沙倶下的化学药物与抗生素添加剂,给最终利用动物性产品的人类健康带来了严垂危害,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所用之物大多就地取材,来自天然,既无畜禽产品污染之嫌,也无环境污染之害,更无耐药、残留等毒副作用。所以,在动物生产中,重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顺应了髙效低毒、绿色环保的有机食品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目的。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研制了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所谓毒蛇咬伤羊病,是羊被毒蛇咬伤后,蛇毒通过伤口进入羊体内引起中毒,称为蛇毒中毒,其症壮四肢麻痹,由于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以至昏迷。为了医治这种病,将本发明的添加到羊饲料里,羊食用后达到医治毒蛇咬伤羊病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是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三叶刺针草、千里光、蜈蚣、大蓟、七叶一枝花及八角莲按重量份计一点红25~3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三叶刺针草25~35份、千里光25~35份、蜈蚣25~35份、大蓟25~35份、七叶一枝花25~35份及八角莲25~35份配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是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三叶刺针草、千里光、蜈蚣、大蓟、七叶一枝花及八角莲按重量份计一点红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三叶刺针草30份、千里光30份、蜈蚣30份、大蓟30份、七叶一枝花30份及八角莲30份配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是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三叶刺针草、千里光、蜈蚣、大蓟、七叶一枝花及八角莲按重量份计一点红25份、白花蛇舌草25份、三叶刺针草25份、千里光25份、蜈蚣25份、大蓟25份、七叶一枝花25份及八角莲25份配成。
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羊病的饲料添加剂的加工及喂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按配方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三叶刺针草、千里光、蜈蚣、大蓟、七叶一枝花及八角莲用烘干机将其烘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烘干的中药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物,然后过40目筛,裝袋密封备用;
步骤三)使用时,按1∶1比例,与谷料拌匀,用开水冲调成糊壮,再按1∶1比例与剪碎的干净青草或青菜叶拌混在一起喂服,一天三次,两天可愈。
本发明的药理依据是:
一点红:性凉,味苦,归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疖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
白花蛇舌草:性凉,味微苦、微甘;归胃、大肠、小肠。有清热、利湿、解毒、抗癌的作用。用于医治毒蛇咬伤 。
三叶刺针草:性平,味苦,归肝、肺、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的作用。
千里光;性寒,味苦,入肝、肺经;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凉血消肿。但在民间有“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之说,可见其具有独特功效。
蜈蚣:性温,有毒,味辛,归肝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大蓟: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肝经;有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的作用。
七叶一枝花:性凉,味苦,有小毒;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主治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及蛇虫咬伤。
八角莲:性凉,味苦,有毒;归肺、肝经。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吴阳,未经刘吴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耐水性的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用RTV涂料寿命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