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芴环化合物、其应用及采用其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106.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正;范洪涛;邵爽;任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9/10 | 分类号: | C07D409/10;C07D417/10;C07D413/10;C07D333/76;C07D333/54;C07D487/04;C07D209/80;C07F5/02;C07D209/86;C07D403/10;C07F9/6533;C07D413/14;C07D2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化 应用 采用 激活 延迟 荧光 材料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应用及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螺芴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D1~D6独立地为氢或供电子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所述供电子基团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第一杂芳基;A1~A6独立地为氢或吸电子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所述吸电子基团独立地选自氟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第二杂芳基。本发明的螺芴环化合物,具有较小的ΔE(S1‑T1),从而易于实现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发光主体材料的应用、采用其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采用其作为发光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大面积、高分辨率平板显示方面具有巨大潜能,在过去数十年科研人员对发光材料进行了不断的研发,目前,发光材料主要是磷光OLED材料,利用重金属可以促进自旋和轨道的耦合,增强体系系间穿越的效率,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能达到100%,相较之前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只有25%的荧光OLED材料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其存在稳定性差寿命短的问题,而且蓝光磷光是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2009年,日本九州大学的Adachi教授发现了基于三线态-单线态跃迁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这类材料被称为第三代OLED高效发光材料。
为了解决目前磷光材料存在的问题,TADF材料无需使用高成本的稀有金属即可实现高发光效率,且对蓝光材料问题的解决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这类材料一经报道,即引起了相关学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开发高性能的新型TADF材料,对于提高电致荧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然而,目前这一类新材料还较少,尤其高效的TADF材料很少,大部分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并不高,导致器件效率较低;其次,器件效率滚降严重。
本发明利用TADF材料作为传统荧光或者磷光染料主体,由TADF材料负责T1上转换而客体负责发光,通过材料功能的分解解决TADF材料作为发光染料时小ΔEST与大非辐射跃迁常数krs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高效率、低电压的器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发光主体材料的应用、采用其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和将其作为发光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芴环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D1~D6独立地为氢或供电子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所述供电子基团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第一杂芳基;
A1~A6独立地为氢或吸电子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所述吸电子基团独立地选自氟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第二杂芳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发光主体材料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所述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插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若干有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中含有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