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8222.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华;苏庆峰;车凯;宋国君;张中武;马济美;沈姮;戴益;张可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2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盐污水 处理装置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 臭氧催化氧化 生化 反硝化脱氮 过滤单元 碳单元 耐盐 脱氮 含盐污水处理 企业生产过程 可生化性 石油石化 依次串联 有效解决 含盐量 循环水 回用 浓水 总氮 过滤 置换 污水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耐盐反硝化脱氮单元、生化除碳单元及第一过滤单元;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用以对含盐污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耐盐反硝化脱氮单元用以对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含盐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生化除碳单元用以对脱氮处理后的含盐污水进行生化除碳,第一过滤单元用以对生化除碳后的含盐污水进行过滤。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含盐污水的可生化性差、总氮处理难及含盐量高的问题,应用于石油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回用浓水、循环水置换水及类似的含盐污水处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了含盐污水处理的一系列研究,目前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和延时曝气法)、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和流化床反应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生物接触氧化法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工艺在含盐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近年来零排放技术、固定膜好氧ICBTM生化处理技术更是受到重点关注,二者各有优势:
零排放技术:零排放技术可以实现零液体排放,最终的产物是结晶的盐。这项技术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阿尔伯特、中东等区域应用较广泛。零排放技术通常是将膜法、反渗透和蒸馏结晶结合在一起的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回用率达到97%以上。
固定膜好氧ICBTM生化处理技术:国外典型炼厂生物法处理含盐废水常采用固定膜好氧ICBTM生化处理技术,这种工艺是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专利技术,ICBTM生化反应器的间隔内装填HoneywellICBTM专利填料并安装高效曝气器,填料上附着大量的高效特异菌种(特殊驯化的耐盐高效降解菌),此菌种对难降解污染物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据研究,ICBTM反应器出水在经过絮凝沉降后,COD去除率约为95%以上。
国内含盐污水排放一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要求(主要污染物指标CODcr≤120mg/L,氨氮≤50mg/L,TN未做要求),石油石化行业大多数含盐污水按此标准不需处理,可以直接实现达标排放。2017年7月1日开始执行标准更为严格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GB31570-2015)(主要污染物指标CODcr≤60mg/L,氨氮≤8mg/L,TN≤40mg/L)。因此,国内包括石油石化行业在内的含盐污水处理起步较晚,至今没有成熟、工业化成功应用的案例。
石油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炼油污水,经过炼油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后,在污水回用装置双膜(UF、RO)处理时产生的物理清洗水、化学清洗水、RO浓缩水称为回用浓水。UF出水补入循环水系统经过不断浓缩,排污置换时产生循环水置换水。以上两股含盐污水CODcr(化学需氧量,国标重铬酸钾法检测)、TN(总氮,国标碱性过硫酸钾法检测)不能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中CODcr≤60mg/L,TN≤40mg/L的排放要求。
这类含盐污水的处理难点主要在于:
1)原水炼油污水出水经过生化处理后,易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基本已被微生物降解完成,出水中污染物主要为微生物不能降解的环状、长链有机物,可生化性极差,经过双膜处理后污染物浓缩,浓度升高,污染物更难降解,基本无可生化性是其处理难点。
2)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碳氮比严重失衡,增加了总氮处理的难度。
3)含盐量高,生化脱氮和除碳时耐盐菌培养和驯化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盐污水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含盐污水时存在的可生化性差、总氮处理难及含盐量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8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