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位姿可调的圆窗激振式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6105.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后广;王文博;徐丹;杨建华;张虎;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圆窗激振式作动器 | ||
一种位姿可调的圆窗激振式作动器,包括伸缩装置、固定支承装置、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与外部供能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所述固定支撑装置通过骨钉与患者的圆窗四周骨质固定,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螺纹副与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作动端与患者的圆窗膜相接触,通过测力矩螺丝刀旋转伸缩装置以调整伸缩装置的作动端与患者的圆窗膜之间的预紧力;所述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与固定支撑装置以球副相接触,由特制螺钉连接,通过调整特制螺钉实现调整所述伸缩装置与患者的圆窗膜的作用角度。本发明的伸缩装置直接激励圆窗膜,并可以根据圆窗膜的位置通过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调整伸缩装置的位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姿可调的圆窗激振式作动器,属于助听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听力损伤是社会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损伤机理的不同,听力损伤又可以分为传导性听力损伤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传导性听力损伤一般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在现有的科学技术下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助听器来改善听力。但传统助听器只能解决轻度到中度感觉神经性听力损伤;佩戴不方便;输出声音信号和耳道反馈的声音信号容易发生混叠,使患者最后感受的声音信号清晰度降低等诸多缺点。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机械激励的植入式助听装置,这些植入式助听装置通过其内部作动器机械激励听小骨,进而补偿听力损伤。相比于传统助听器植入式助听装置,由于采用机械激振,其声音放大增益值远大于助听器的声激励,可补偿更高程度的听力损伤;此外,植入式助听装置作动器是植入体内,无需放入耳道,避免了传统助听器的堵耳问题,提高了佩戴舒适性。但很多患者在具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同时,还伴有听小骨损坏,使得传统植入式助听装置作动器无法工作。为此,国际上提出了激励耳蜗圆窗的听力补偿方案。这种方案避开了听骨链,故可以有效治疗混合性耳聋。但现有针对圆窗激振补偿的临床研究所用的人工中耳都是 MED-EL公司的SOUNDBRIDGE,一款非专门针对圆窗激振设计的传统电磁式人工中耳。出现了作动器作动端不能很好地与圆窗膜贴合,进而作动器振动传递不充分,弱化了激振能量的传递效率,降低了人工中耳的听力补偿效果。此外,作动器作动端方位不易调节,使得其不能处于最佳激振圆窗的位姿,部分激振力做无用功,不能达到最优听力补偿效果。振子作动端与圆窗膜接触的初始压力也无法根据需要调整,而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初始压力将增强高频段的听力补偿效果,这特别有利于感音神经性听力补偿。作动器未针对性地设置支撑结构,临床上采用筋膜固定在圆窗上,支撑刚度过小,研究结果表明这将削弱作动器的听力补偿效果。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临床效果,导致临床术后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且实际补偿效果低于理论设计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姿可调的圆窗激振式作动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位姿可调的圆窗激振式作动器,包括伸缩装置、固定支承装置、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与外部供能装置通过导线相连,所述固定支撑装置通过骨钉与患者的圆窗四周骨质固定,所述伸缩装置通过螺纹副与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作动端与患者的圆窗膜相接触,通过测力矩螺丝刀旋转伸缩装置以调整伸缩装置的作动端与患者的圆窗膜之间的预紧力;所述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与固定支撑装置以球副相接触,由特制螺钉连接,通过调整特制螺钉实现调整所述伸缩装置与患者的圆窗膜的作用角度。
所述特制螺钉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卡在角度与距离调整装置一侧,所述下部分与固定支撑装置形成螺纹副连接,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的中间用钢丝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6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