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75543.5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1730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隋丽;徐文静;李启云;王永志;路扬;张正坤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C1/08 分类号: A01C1/08;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栾波
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玉米 苗期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定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寄生在昆虫、蜘蛛等幼虫或成虫上的真菌,称为虫生真菌(entomogenous fungi或entomopathogenic fungi)虫生真菌在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侵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近三十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受到关注的微生物类群。虫生真菌的植物内生性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验证,该类菌种可以存在于多种野生植株的组织内,如玉米、高粱、番茄、棉花、香蕉、加州山松、可可、罂粟等。此外,也可以通过人工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接种到寄主植物当中,主要接种方法有土壤灌溉、种子包衣、浸种、胚根敷料(土壤拌种)、根和根茎浸泡、茎部注射、叶面喷施和花朵喷施等,菌株能从接种部位向周围组织扩散并定殖在寄主植物组织中,但根据接种方法、接种部位及宿主植物不同,菌种定殖效率也存在一定差异。虫生真菌在植物中定殖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生物量,提高自身抗性等。但有关虫生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机制报道较少,植物自身生长状态的改变势必会带来植物体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利用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浸种法处理玉米种子,使其在玉米中定殖,其方法简便易行,本方法明确了最佳的浸种时间,以及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偏好性,同时检测了该种接种方法对玉米苗期生长状态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玉米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对虫生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包括:

将玉米种子表面消毒后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浸种;

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7192;保藏时间为:2013年01月23日。

本发明使用的菌株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农药课题组分离保存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D1-5菌株。该菌株分离自亚洲玉米螟,2008年采集于吉林省德惠市。

本发明使用的玉米品种为垦粘一号(KN1)。该品种属于青食玉米,微甜,口感好,是主要的食用品种,在吉林省种植面积居首位。

本发明利用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浸种法处理玉米种子,使其在玉米中定殖,该种方法简便易行,旨在明确最佳的浸种时间,以及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偏好性,同时监测了该种接种方法对玉米苗期生长状态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玉米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对虫生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表面消毒的方法为:

用65%~75%乙醇溶液浸泡20s~40s,再使用0.8%~1.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s~40s,最后用无菌水清洗2~5次。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球孢白僵菌孢子的浓度为108~9个孢子/mL。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玉米种子和所述白僵菌孢子悬液的比例为:

每100粒玉米种子浸泡在15~25mL白僵菌孢子悬液中。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白僵菌孢子悬液的溶剂为0.04%~0.06%的吐温-80溶液。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浸种的条件为:26℃~30℃,60r/min~100r/min浸种10h~14h。

浸种时间会对苗期几种防御酶活性产生影响,是关键的参数之一。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将玉米种子表面消毒后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液浸种后还包括:

将种子铺于无菌滤纸上,吹干备用。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所述玉米的品种为垦粘一号。

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在玉米苗期的定殖方法在提高玉米幼苗品质以及防治玉米害虫中的应用。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玉米害虫包括玉米螟、松毛虫、小蔗螟、盲椿、谷象、柑桔红蜘蛛和蚜虫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5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