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4275.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齐钢军;朱云涛;唐松志;董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F25D21/04;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藏 冷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有的一些冰箱上设置有具备触摸显示功能的显示控制组件。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显示控制组件一般都设置在冰箱的门体上。冰箱的门体一般都为薄板状构件,其内必须留有用于安装显示控制组件的容纳腔,因此与容纳腔相对的门体发泡层的厚度相对较薄,冰箱储物空间内的部分冷量易通过该厚度较薄的发泡层泄漏至容纳腔。同时,容纳腔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显示控制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无法有效散出,由此,在容纳腔中会出现冷热交界现象,导致显示控制组件产生凝露,进而使得显示控制组件极易损坏,严重降低了整个门体的质量。
为了解决凝露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大发泡层厚度或加大显示控制组件和门体的装配间隙这两种方式,然而这非但不能较好地散发显示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还会使得整个门体的厚度增加。为了解决散热问题,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在门体中设置沿横向贯穿门体的散热风道,然而这种散热风道不符合冰箱防水防尘的要求,外界的水或灰尘极容易通过散热风道进入门体内部,从而对显示控制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会损坏显示控制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能够有效散热并防水的门体。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门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加速显示控制组件所在空间与环境空间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控制组件产生凝露。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包括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前部的面板、用于提供显示触控功能的显示控制组件、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后部的门体发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门体发泡组件顶部的散热防水盖,其中
所述门体发泡组件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用于容纳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容纳腔以及由所述容纳腔向上延伸至所述门体发泡组件的顶部以用于散发所述容纳腔中热量的出风风道,所述门体发泡组件的顶部形成有槽口向上的集水槽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且
所述散热防水盖在上下方向上覆盖所述出风口,且配置成使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水槽连通,以允许所述容纳腔中热量依次经所述出风风道、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集水槽散发至环境空间。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水槽相邻接,所述集水槽的与所述出风口相邻接的外侧槽壁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外侧槽壁的顶部与所述散热防水盖间隔设置;且
所述散热防水盖具有朝所述集水槽内部竖直向下延伸并围绕在所述外侧槽壁周围的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外侧槽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集水槽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门体发泡组件的顶部还形成有引流槽(优选为毛细槽),所述引流槽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门体发泡组件的铰链盒连通,以将所述集水槽内的水引导至所述铰链盒,从而通过所述铰链盒排放至所述门体外部。
可选地,所述门体发泡组件包括前后依次排列的前门衬和后门衬、分别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发泡组件上端和下端的上饰条和下饰条以及分别用于形成所述门体发泡组件横向两侧的两个侧边框,所述前门衬、所述后门衬、所述上饰条、所述下饰条以及所述两个侧边框之间形成有发泡保温层;且
所述集水槽和所述出风口均形成在所述上饰条上,所述散热防水盖固定于所述上饰条。
可选地,所述出风风道成形为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子风道,每个所述子风道在其出风方向上均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发热集中部件相对。
可选地,每个所述子风道均与相应的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一个所述散热防水盖。
可选地,所述显示控制组件容纳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前侧贴附于所述面板的后向表面,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后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供空气流通的中间风道;且
所述门体发泡组件与所述面板之间还限定有由所述容纳腔向下延伸至所述门体发泡组件的底部的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所述中间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共同形成上下贯穿的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进风风道内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配置成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所处空间内的湿度达到预设的第二湿度阈值时受控地启动,以促使环境空气经所述进风风道流向所述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2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