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乙丙橡胶一体化超双疏耐腐蚀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73153.4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2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李辛庚;吴亚平;王晓明;闫风洁;张振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23/16 | 分类号: | C09D123/16;C09D163/00;C09D5/08;C09D7/61;C09D7/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乙丙橡胶 纳米氧化铝 耐酸雾 耐腐蚀涂层 制备工艺 结合力 环氧树脂 纳米氧化铝粒子 纳米级氧化铝 改性氧化铝 光催化作用 耐腐蚀性能 腐蚀 纳米助剂 一体化 变质剂 分子链 改性剂 高硬度 碱腐蚀 交联剂 纳米级 耐候性 正丁醇 乳液 制备 橡胶 | ||
1.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乳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并搅拌三元乙丙橡胶乳液,使乳液分子链充分开启;
(2)将步骤(1)中获得的三元乙丙橡胶乳液中添加正丁醇和N,N-二甲基乙酰胺,获得三元乙丙橡胶稀释乳液,然后加入环氧树脂,搅拌;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的添加量是步骤(1)中获得的三元乙丙橡胶乳液质量的45~65%;所述环氧树脂的添加量是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稀释乳液质量的15~25%;
(3)将步骤(2)获得的三元乙丙橡胶和环氧树脂混合溶液与二甲基酰砜混合,添加甲醇溶解成胶状物,然后进行超声分散;步骤(2)获得的三元乙丙橡胶和环氧树脂混合溶液与二甲基酰砜的质量比例为1:2-1:4;
(4)向步骤(3)中获得的溶液中加入纳米氧化铝粒子、纳米助剂和四氯化碳,加热并搅拌;所述四氯化碳的添加量为步骤(3)中获得的溶液质量的10-15%;
(5)二氯乙烷和乙酸异戊酯按质量比1:2-1:7混合;
(6)将步骤(4)中获得的溶液与步骤(5)中获得的溶液混合后加热;所述步骤(4)中获得的溶液与步骤(5)中获得的溶液的质量比为1:5-3:28;
(7)二氯甲烷和甲苯混合;所述二氯甲烷和甲苯的质量比例为1:4-2:9;
(8)将步骤(6)获得的溶液加入步骤(7)所获得的混合溶液,并加入卤代芳香烃和2-丁酮,加热搅拌后,得到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乳浊液;
所述步骤(7)所获得的混合溶液、卤代芳烃和2-丁酮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2:3~5: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该步骤采用磁力搅拌,加热温度60℃-120℃,速率1000-1400r/min,搅拌0.5-2h后静置4~6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环氧树脂的固含量为10~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氧树脂的固含量为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搅拌时间1.5~4h,搅拌速率为800-1400r/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3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纳米助剂为BYK3700纳米助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搅拌为磁力搅拌,速率1000-1400r/min,搅拌0.5-2h;加热温度为70-14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二氯乙烷和乙酸异戊酯混合,磁力搅拌,加热温度70-100℃,速率900-1300r/min,时间0.5-1.5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7)中,将二氯甲烷和甲苯混合,密闭,超声分散0.5-2h,形成混合溶液。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8)中,所述加热温度70℃,搅拌速率900r/min,时间4~6h;调节粘度为15~25Pa.s。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时间为5h,调节粘度为20Pa.s。
13.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乳浊液。
14.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其特征是,该超双疏涂层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的,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乳浊液喷涂到基体表面,干燥去除有机溶剂即可得到三元乙丙橡胶超双疏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31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