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机组协调预测函数控制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612.7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峰;李泉;罗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33206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预测函数 控制应用 扰动信号 快速性 指令 预测函数控制算法 函数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回路 控制系统 温度系统 温度预测 协调系统 压力闭环 压力系统 主汽压力 过热 煤量 给水 协调 | ||
1.一种超临界机组协调预测函数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预测函数控制应用于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压力闭环回路,形成主汽压力预测函数控制系统;将调门指令和煤量指令作为整个压力系统的扰动信号源,通过调门对压力的数学模型和煤量对压力的数学模型作用于主汽压力预测函数控制系统,主通道采用给水对压力的数学模型;
根据主汽压力预测函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优控制律,在该最优控制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将指数系数简化为乘数系数,将预测时域优化长度简化为预测调整系数,得到简化的最优控制律;
2)将预测函数控制应用于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回路,形成过热温度预测函数控制系统;将给水指令作为整个温度系统的扰动信号源,通过给水对温度的数学模型作用于预测控制系统,主通道采用煤量对温度的数学模型;
根据过热温度预测函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优控制律,在该最优控制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将指数系数简化为乘数系数,将预测时域优化长度简化为预测调整系数,得到简化的最优控制律;
步骤1)中,所述调门对压力的数学模型,用于近似调门对压力特性,其为
式中,Ktm2为模型增益,Ttm2为模型惯性时间,Tdtm2为模型纯迟延时间;
所述煤量对压力的数学模型,用于近似煤量对压力特性,其为:
式中,Kbm2为模型增益,Tbm2为模型惯性时间,Tdbm2为模型纯迟延时间;
所述给水对压力的数学模型,用于近似给水对压力特性,其为:
式中,Kfm1为模型增益,Tfm1为模型惯性时间,Tdfm1为模型纯迟延时间;
步骤1)中,当采用一个基函数时,有:
u1(k+i)=u1(k),i=1,2,…,H-1;
Bu(k+i)=Bu(k),i=1,2,…,H-1;
Tu(k+i)=Tu(k),i=1,2,…,H-1;
上述各式中,k表示采样时刻,H表示预测时域步长,u1为给水量预测指令,Bu为锅炉煤量指令,Tu为汽机调门控制指令;
各数学模型的预测输出为:
上述各式中,αfm1为数学模型Gfm1(s)差分方程系数,αbm2为数学模型Gbm2(s)差分方程系数,αtm2为数学模型Gtm2(s)差分方程系数;
数学模型的总输出为:
ym(k+H)=yfm1(k+H)+ybm2(k+H)+ytm2(k+H),
根据优化指标的极值获得最优控制律为:
上式中,c1为压力设定值,β为系统期望闭环动态特性,y1(k)为被控量实际压力,yfm1(k)为数学模型Gfm1(s)输出,ybm2(k)为数学模型Gbm2(s)输出,ytm2(k)为数学模型Gtm2(s)输出,ypm(k)为yfm1(k)、ybm2(k)和ytm2(k)叠加后的输出,Ts为采样周期,TR为参考轨迹时间常数;
步骤1)中的预测调整系数包括参考轨迹预测调整系数b和控制预测调整系数a,简化的最优控制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机组协调预测函数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闭环回路采用PID控制,负荷指令对煤量前馈系统采用基准线加微分的方式,煤量至水量采用惯性迟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6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